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近日在西灣露天煤礦的實踐活動亮點紛呈,團隊不僅聚焦煤礦生產的“科技硬核”,還深入挖掘礦區的紅色文化與工業遺產價值,讓實踐內容更富深度與溫度。
在技術探索環節,實踐團成員走進煤礦的“創新工作室”,近距離接觸自主研發的露天礦邊坡監測系統、煤層氣回收利用裝置等專利技術,與工程師共同調試設備參數,體驗科技降碳的實際成效。據介紹,該礦通過技術創新,每年可減少碳排放超50萬噸,相當于種植300萬棵樹。
在文化探尋環節,團隊參觀了礦區展覽館,通過老照片、舊設備、口述歷史等資料,梳理出煤礦從人工開采到智能化生產的發展脈絡,感受幾代礦工“艱苦奮斗、甘于奉獻”的精神傳承。實踐團還邀請老礦工講述創業故事,將采集到的素材制作成短視頻,在校園平臺傳播后引發熱烈反響。
此次實踐活動,實踐團既收獲了專業知識,更汲取了精神力量。成員們表示,將以老一輩能源人為榜樣,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能源事業,讓青春在實干中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