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大學法學院7月5日訊】(通訊員:何依雯)
導語:青春筆墨寫鄉興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壯闊畫卷中,佛山大學十八夏鄉實踐隊于2025年7月4日走進順德區容桂育美上佳市小學,以一堂 “非遺美育+鄉村振興” 非遺美育課為綠美廣東注入青春動能,生動詮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活態傳承理念,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戰略部署,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少年實踐。
一、文化深耕:解碼糕點紋樣的千年智慧 課堂以“順德糕點刻模”為文化載體,帶領學生們學習非遺文化。課堂開頭從順德傳統糕點切入,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提問學生有關順德糕點圖案有什么、表達什么寓意,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紋路的寓意:壽桃象征長壽,石榴因多籽寓意“多子多福”,牡丹代表富貴榮華,蓮花寓意清廉純凈等。從而讓學生在感知順德糕點紋路內涵的過程中,理解非遺文化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這些刻模上的傳統紋路,既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智慧,也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深厚文化。通過這樣的互動學習,能引起學生對本土非遺的關注,又能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實踐隊成員引導同學們學習非遺文化


實踐隊成員講解糕點刻模文化中的傳統紋樣
二、刻痕載道:紋樣新生的版畫密碼
實踐隊成員引導同學們用鈍頭鉛筆創作獨特的KT版版畫,將“KT版版畫”與“順德糕點刻模文化”相結合。實踐隊成員向學生們講解版畫的制作方法,讓學生們通過觸覺這一的方式在觸摸版畫紋路中感受知順德糕點紋路。學生們在刻畫、上色中體驗KT版版畫的制作,同時畫下他們對順德糕點文化的理解。這種創作對小學生具有教育意義,既能傳承地方非遺文化,又能培養藝術創造力,還能促進跨學科學習,這讓傳統文化變得可觸可感,更讓小學生樹立起“文化小傳承人”的身份認同。


實踐隊成員近距離向學生講解版畫的制作方法
三、結語:紋樣星火點亮鄉村振興之路在成果展示環節,四十多名學生高舉KT版畫,展示他們對順德糕點文化的理解。這堂課有效激發了青少年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賦予了傳統文化新的活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的戰略部署意義深遠,將文化建設提升到了新高度。這節非遺美育課通過KT版版畫制作形式,讓學生從糕點文化中了解順德歷史,感悟中華優秀文化,有效促進非遺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接下來,佛山大學十八夏鄉實踐隊將繼續探索非遺美育與鄉村振興的結合,讓更多青少年在體驗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讓非遺傳承的種子在童心沃土中扎根生長,為地方文化傳承與鄉村發展注入持續的青春活力。
學生們一起舉起手展示自己的KT版版畫作品
?佛山大學法學院十八夏鄉實踐隊 責任編輯:何依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