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起腳尖的快樂
小鎮的舞蹈室總是安靜的,直到那天,支教老師們帶著音樂和舞蹈走進校園。孩子們趴在教室門口張望,眼睛里閃著好奇的光。
舞蹈課很簡單,支教團隊選了一首歡快的音樂,教孩子們幾個基礎動作。剛開始,孩子們有些害羞,扭捏地站在后排不敢動。老師們就先跳給他們看,故意把動作做得夸張些,逗得孩子們咯咯笑。慢慢地,幾個膽大的孩子開始跟著比劃,其他孩子也漸漸加入進來。
有個小男孩動作總是不協調,跳著跳著就亂了節奏。老師蹲下來,手把手教他:"先抬左腳,再拍手,對,就是這樣!"他試了幾次,終于跟上了,開心得直蹦。其他孩子也圍過來,有模有樣的跟著一起做。
課間休息時,孩子們拉著支教老師的手不放。"老師,你們明天還來嗎?""老師,我回家要跳給奶奶看!"“老師,我以后是不是可以當舞蹈演員呀!”他們的小臉紅撲撲的,額頭上還掛著汗珠,但笑容比陽光還亮。
其實支教團隊教的舞蹈很簡單,孩子們卻學得那么認真。他們不在乎動作標不標準,只是單純地享受著音樂和歡笑。有個扎小辮的女孩悄悄告訴老師:"老師,跳舞比做數學題好玩多了!"
臨走時,孩子們追到校門口,開心的和我們揮手道別。我們也答應他們,下次會教新的舞蹈。回程的路上,相機里全是孩子們跳舞的視頻——有的跳得歪歪扭扭,有的笑得眼睛瞇成縫,但每一個畫面都讓人心里暖暖的。我們把孩子們的視頻都發到了家長群里,與家長們共享這一刻的美好。
這樣的支教日子很普通,沒有隆重的儀式,也沒有特別的才藝展示。但看著孩子們從怯生生到放開手腳跳舞,看著他們因為一點小進步就歡呼雀躍,才明白:教育不一定要多高大上,有時候,一節簡單的舞蹈課,就能讓他們的眼睛亮起來。
這些孩子像田間的野花,只要給點陽光和耐心,就能綻放出最美的樣子。而支教老師們能做的,就是多給他們一些這樣的時刻——讓他們的童年,多些笑聲,多些值得記住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