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青鋒實踐團走進神延煤炭西灣露天煤礦 沉浸式感受能源報國實踐
時間:2025-07-10 18:36:35 關注:
抵達西灣露天煤礦后,實踐團首先來到煤礦調度指揮中心。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實時跳動著煤礦的開采進度、設備運行狀態、安全監測數據等信息,工作人員通過智能化系統對整個礦區生產進行統籌調度。“西灣煤礦依托5G、物聯網等技術,已實現開采、運輸、排土等環節的智能化協同作業,生產效率較傳統模式提升30%以上。”調度中心負責人介紹道,通過遠程監控和智能算法,煤礦能夠精準規劃開采路徑,最大限度減少資源浪費。
在專業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實踐團成員登上觀景臺俯瞰礦區全貌。巨型挖掘機揮舞著鐵臂,自卸卡車在礦坑與排土場之間有序穿梭,剝離的土層被規范堆放,未來將通過生態復墾轉化為林地或草地。“我們始終堅持‘開采與治理同步、生產與生態并重’的原則,”技術人員指著遠處的復墾區說,“這片區域三年前還是礦坑,如今已種植了2000多棵喬木,植被覆蓋率達85%,實現了‘黑土變綠裝’的轉變。”
隨后,實踐團深入生產一線,近距離觀察智能開采設備作業。在無人駕駛運輸示范區,卡車無需司機操控,就能根據預設路線自動完成裝煤、運輸、卸煤等流程,通過車路協同系統實時規避障礙。“這些卡車搭載了激光雷達和高精度定位裝置,定位精度能達到厘米級,”技術人員現場演示了遠程操控平臺,“操作員在中控室就能完成所有指令,既提高了安全性,又降低了勞動強度。”
在座談會上,煤礦負責人向實踐團介紹了神延煤炭在能源保供、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方面的實踐。“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西灣煤礦每年為華東、華南地區輸送優質煤炭超千萬噸,在保障能源安全中發揮著‘壓艙石’作用。”他表示,煤礦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培養,與多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平臺,助力能源行業后備力量成長。
實踐團成員圍繞綠色開采技術、碳減排路徑等問題與煤礦技術人員展開熱烈討論。“通過這次實習,我深刻感受到能源行業的科技含量和責任擔當,”一位成員說,“課本上的‘綠色礦山’‘智能開采’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實踐成果,這讓我更加堅定了投身能源事業的決心。”
此次認識實習是“北疆青鋒,能源報國實踐團”踐行“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要舉措。通過走進生產一線,實踐團成員不僅直觀了解了現代煤礦的發展現狀,更深刻認識到能源工作者“為國找礦、為國采礦”的使命擔當。實踐團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開展此類活動,引導青年學子將專業所學與國家需求相結合,在能源報國的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作者:高澤同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