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廣東科技學院“客鄉瓷韻”非遺傳承突擊隊走進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政府,圍繞“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與高陂鎮團委書記劉智韜深入探討青花瓷產業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座談會聚焦互聯網賦能、紅色基因與陶瓷文化深度融合,為打造“中國青花瓷小鎮”注入青春動能。
破局,從“白玉城”瓶頸到互聯網新機

高陂鎮素有“白玉城”美譽,青花瓷產業曾因轉型遭遇發展瓶頸。劉書記指出,面對困局,突擊隊可以積極利用“互聯網經濟”,以線上引流激活線下體驗。突擊隊中也有多名成員擁有短視頻運營實戰經驗。“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高校賬號聯動,使前往高陂鎮的“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形成合力,共同為高陂鎮陶瓷產業擎畫新藍圖。”突擊隊隊長表示。
融煉,紅藍交織鍛造特色文旅IP

針對大埔“游客留不住、消費帶不動”痛點,雙方共同商討出“黨建紅+陶瓷藍”主題雙色文旅路線。大埔縣作為中央蘇區縣,擁有三河壩戰役等核心紅色資源——“沒有三河壩,就沒有井岡山會師”。突擊隊計劃串聯葉劍英故居、三河壩紀念園與富大陶瓷工業園等著名景點,形成“紅旅研學+青花瓷手作”特色體驗。除此之外,還計劃引入本土設計師創作的官方吉祥物“埔娃娃”IP形象授權,為明信片、紀念章等文創產品注入在地文化符號。
聚力,全域聯動破解“碎片化”難題

為破解高校實踐隊伍“各自為戰”問題,突擊隊呼吁縣鎮兩級政府的文旅部門統籌“百千萬工程”團隊:“所有隊伍同向發力,激活“百千萬工程”乘數效應。”他們現場提出或可以利用AI手繪地圖生成技術,擬將陶瓷工坊、紅色地標轉化為卡通打卡點,設計多版本個性化文旅路線圖。“從口號、形象到內容,三位一體IP體系是高陂陶瓷文化傳承的破圈關鍵。”劉書記對此也表示認同。
共進,政校攜手錨定“百千萬”目標

高陂鎮作為廣東省第三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正全力建設宜居宜業的青花瓷小鎮。鎮政府提出會給予高校團隊提供調研支持,并吸納其關于網紅節點設計、AI地圖等創意。劉書記強調“青春活力是互聯網時代最寶貴的資源。”突擊隊后續將會把座談成果轉化為調研報告與實操方案,助力陶瓷非遺在流量浪潮中重煥生機。
此次座談會是校地合作深化的重要體現——以青春創意激活千年瓷脈,以數字動能貫通紅色基因與藍白瓷韻,為“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書寫融合發展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