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礪鋒正當時!北疆青鋒實踐團在勝利東二礦開啟知行淬煉新篇
晨光穿透塞北遼闊的天際,照亮了勝利東二號露天煤礦嶄新的實踐征程。7月3日,西安科技大學“北疆青鋒,能源報國”社會實踐團在抵達礦區翌日,迅速投入深度認知與專業淬煉,正式開啟在能源生產一線的實地研學之旅。
企業關懷啟征程,安全為基筑防線
實踐首日,礦區領導以一場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拉開序幕。致辭中,領導不僅對“北疆青鋒”實踐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更深情寄語青年學子:“希望你們將課堂所學與礦山實踐深度融合,以敏銳的視角洞察現代煤炭工業的科技脈搏與綠色轉型,真正理解‘能源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的戰略意義。”這份沉甸甸的期望,為實踐團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隨后,礦山安全部門專家為全體成員帶來了一場嚴肅而實用的安全教育培訓。從露天礦特殊作業環境的風險識別,到緊急避險流程、安全帽規范佩戴四步法,再到“四不傷害”原則的深入解讀,專家以真實案例強化安全意識,為同學們深入礦區核心地帶構筑了堅實的安全認知防線。
揭秘“烏金”之旅,觸摸智造脈動
下午的實踐聚焦于煤炭生產全流程的核心環節。在技術人員的專業導覽下,實踐團成員系統學習了勝利東二礦先進的生產工藝體系。從精準爆破設計、高效剝離工藝,到煤層開采的精細控制,每一步都體現著科技賦能的力量。尤其令同學們震撼的是龐大而智能的生產運輸系統:巨大的電鏟與威武的礦用卡車協同作業,構成高效運轉的“鋼鐵洪流”;高度自動化的破碎站和長達數公里的封閉式帶式輸送長廊,如同礦山的“動脈”,將原煤源源不斷輸往指定地點。近距離觀察輪胎高度遠超人身高的巨型礦卡,聆聽工程師講解運輸調度中的智能優化算法,書本上抽象的“現代化大型露天礦”概念,在同學們眼前變得立體而鮮活。
青鋒礪刃,能源報國志愈堅
“理論結合實踐,方知能源事業之宏大與精細,”一位實踐隊員在參觀后感慨道,“安全是底線,科技是引擎,綠色是方向,今天的所見所學,讓我們對‘能源報國’四個字有了更具體、更敬畏的理解。”帶隊老師李胤達指出,安全培訓和工藝認知是深入礦區實踐的基石,唯有筑牢安全觀念、厘清生產脈絡,后續的調研與思考才能有的放矢。
當“北疆青鋒”的旗幟在礦區獵獵飄揚,西科大學子求知的目光穿透煤海煙塵。從嚴謹的安全規程到恢弘的生產圖景,每一步丈量都是對“能源脊梁”的深情致敬,每一次記錄都是科技報國信念的無聲淬煉。在勝利東二礦這片熱土上,青春的鋒芒正與時代的需求相互砥礪,能源報國的理想,在實踐的熔爐中閃耀出愈加奪目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