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廣電總局、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文聯、中國科協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通知提出,要充實農村文化生活,組織各級各類文藝團隊赴農村開展文化服務,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農村。動員各級宣傳文化單位深入農村開展結對幫扶,組織文化藝術交流培訓活動,培育鄉土文化人才。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際,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大地的深情寄語——“我喜歡海邊、喜歡海島,尤其喜歡舟山”,更感使命在肩。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踐行“八八戰略”和“千萬工程”要求,浙江萬里學院“語繪新樟·漁村創譯"團隊于今年暑期,懷揣著服務鄉村、傳播文化的熱忱,奔赴習近平總書記心之所系的舟山群島,在朱家尖樟州漁村開展了一場主題鮮明、內容扎實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專業所長為海島漁村振興注入青春智慧與創新活力。

一、 深扎基層,精準把脈漁村發展需求
團隊抵達樟州漁村后,首站便與村黨支部書記——沈艷芬書記,進行了深入座談。通過面對面交流,同學與老師們系統了解了樟州村的歷史沿革、人口結構、產業現狀(以漁業和旅游業為主)、發展優勢以及當前面臨的基礎設施、文旅升級等方面的現實挑戰與迫切需求。這次“接地氣”的交流,為后續精準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 溯源文脈,汲取千年漁村文化精髓
在村書記的帶領下,團隊先后走訪了樟州漁村漁文化鄉村展覽館和樟州“千萬工程”黨建文化展覽館。在漁文化館,同學們沉浸式感受了樟州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獨特的漁業生產習俗和豐富的非遺傳承;在黨建文化館,大家深刻學習了樟州村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引領下,如何實現從傳統漁村向美麗宜居鄉村的蝶變。同學們認真記錄、拍攝,廣泛積累第一手素材,深度挖掘樟州的文化基因與精神內核。


三、 多維調研,聯動共創賦能文旅宣傳
實踐團隊深入漁村巷陌,廣泛開展調研:
走訪漁民:傾聽“老樟州”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生活變遷與對未來的期盼。
采訪游客:收集游客體驗反饋,洞察市場對漁村旅游的喜好與建議。
致敬勞模:團隊有幸拜訪了99歲高齡的浙江省勞動模范任杏蓮奶奶。任奶奶雖年近期頤,但精神矍鑠,她講述的奮斗故事和對家鄉的熱愛,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隊員,成為團隊汲取精神力量的寶貴財富。

創意實踐:充分發揮外語專業優勢,團隊精心策劃并聯動當地漁民、游客及小朋友們,共同拍攝制作了中英結合版的樟州漁村旅游宣傳片。該宣傳片旨在打破語言壁壘,生動展現樟州魅力,助力其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國內臺。
四、 智匯樟州,創譯融合獻計獻策
經過四天密集深入的走訪調研與文化浸潤,團隊成員基于詳實的素材積累和對樟州村情的深刻理解,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和文旅產業升級兩大核心,進行了多輪頭腦風暴與方案設計,最終形成了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發展建議報告。報告內容涵蓋樟州旅游研學路線規劃、樟州沙灘及停車場基礎設施優化、樟州漁文化旅游特色挖掘與融合、數字化營銷等多個方面。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團隊運用創新思維,為樟州村量身打造了首個專屬IP形象。該形象融合了樟州獨特的漁文化元素與海島風情,親和力強、辨識度高。同時,團隊還基于IP形象,初步設計開發了一系列具有樟州特色的文創產品概念(如帆布包、明信片、文創貼紙等),旨在提升樟州旅游品牌形象,延伸產業鏈條,增加文化附加值。

總結:青春踐行“千萬工程”,萬里學子續寫振興華章
本次浙江萬里學院“語繪新樟·漁村創譯團隊”的暑期社會實踐,是青年學子深入鄉村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論、服務“八八戰略”和“千萬工程”的生動寫照。從深入調研到文化挖掘,從雙語傳播到創意設計,再到精準獻策,萬里外語學子充分發揮了語言橋梁和文化使者的作用,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發展的切實成果。

樟州漁村的實踐之旅雖暫告段落,但萬里學子助力鄉村振興的步履永不停歇。團隊將繼續深化與樟州村的聯系,持續跟進建議落地,優化宣傳片和文創設計,并積極探索將“創譯”(創意+國際化)模式推廣至更多鄉村。我們堅信,在“千萬工程”擘畫的藍圖中,青春力量必將激蕩起更澎湃的振興浪潮。浙江萬里學院學子將持續以語言為帆,以文化為舵,以創新為槳,為繪就浙江乃至中國共同富裕示范區更加壯美的鄉村畫卷,貢獻屬于外語人的智慧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