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商河鼓子秧歌,探鄉村文化振興路
時間:2025-02-09 22:05:56 關注:
“社火喧天映碧穹,秧歌曼舞韻無窮。”在文化探尋與社會實踐的旅程中,商河鼓子秧歌以其獨特魅力,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生動注腳。此次社會實踐,我們深入商河,圍繞鼓子秧歌展開調研,試圖探尋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的發展路徑與價值。
鼓點激昂,舞動民俗風華
初至商河,恰逢一場盛大的鼓子秧歌表演。廣場上,舞者們身著五彩斑斕的服飾,手持鼓槌、花傘,在激昂鼓點中肆意舞動。男性舞者動作剛勁有力,如蒼松傲立,每一次擊鼓都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厚重;女性舞者則身姿輕盈,手中花傘似彩蝶紛飛,與男性的陽剛形成鮮明對比,卻又完美融合。
觀眾們圍得里三層外三層,喝彩聲此起彼伏。孩子們興奮地穿梭在人群中,老人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這場表演,不僅是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更是鄉村文化活力的生動展現。它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鼓子秧歌作為商河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承載著他們的情感與記憶,是鄉村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史韻悠長,傳承文化脈絡
表演結束后,我們來到文化館,聆聽工作人員講解鼓子秧歌的歷史。據介紹,鼓子秧歌起源于秦漢,歷經唐宋明清,在民間不斷發展演變。它最初與祭祀、農事活動緊密相關,人們通過舞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隨著時間推移,鼓子秧歌逐漸從田間地頭走上舞臺,成為一種綜合性的民間藝術形式。
在傳承過程中,鼓子秧歌形成了獨特的角色體系,包括傘、鼓、棒、花等,每個角色都有其特定的動作和寓意。同時,它還融合了武術、雜技等元素,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工作人員強調,保護和傳承鼓子秧歌,就是守護商河人民的精神家園,讓后人能了解先輩們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創造。
青春同行,共筑文化新篇
此次社會實踐,我們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從前期資料收集、實地調研,到后期整理分析、宣傳推廣,每一個環節都凝聚著大家的心血。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不僅深入了解了商河鼓子秧歌,更在與當地群眾的交流中,深刻體會到鄉村文化的魅力與力量。我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青年,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鄉村文化振興中來。我們將利用所學知識,通過新媒體平臺宣傳鼓子秧歌,舉辦文化活動,吸引更多人關注這一非遺文化,為其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商河鼓子秧歌,是鄉村文化的瑰寶,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它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也必將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人參與到鼓子秧歌的保護與傳承中,讓這一民俗文化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作者:溫朋輝 來源:曲阜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