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鄉實踐顯擔當 青春力量注入基層治理新風尚
時間:2025-02-09 14:44:20 關注:
大學生返鄉實踐顯擔當 青春力量注入基層治理新風尚
近日,為響應國家“返家鄉”社會實踐號召大學生回到家鄉參加返家鄉的實踐活動,作為淮北師范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我們走進社區居委會,開展基層服務實踐活動。通過參與反詐宣傳、禁燃禁放倡導、森林防火普法等民生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為基層治理注入青春活力。
“小傳單”承載“大責任”:走街串巷傳遞安全之聲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與社區工作人員深入街頭巷尾,向居民發放《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指南》《森林防火條例》等宣傳資料。面對老年人群體,我們耐心講解“保健品詐騙”“養老投資陷阱”等典型案例;面對商戶經營者,我們結合真實火災事故強調禁燃禁放的重要性。“很多叔叔阿姨起初覺得‘宣傳只是走形式’,但當我們把詐騙導致家破人亡的新聞照片拿給他們看時,他們的眼神立刻嚴肅起來。
“小崗位”詮釋“大情懷”:架起政策與民心的連心橋
“社區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也是社情民意的‘最初一公里’。”在參與調解鄰里糾紛、協助低保戶申請補貼的過程中,我們深切體會到基層工作的復雜性。我們跟隨居委會工作人員走訪獨居老人,記錄房屋安全隱患;協助整理“居民需求清單”,將群眾反映的垃圾清運、路燈維修等問題及時反饋至上級部門。“以前覺得政策是文件里的黑體字,現在才明白,它是張阿姨家修好的漏水屋頂,是李爺爺終于領到的慢性病補助。”我們在實踐記錄中寫道。
“小實踐”孕育“大成長”:在泥土氣中讀懂中國
談及收獲,我們深有感觸:“在電腦前寫十篇理論報告,不如在社區板凳上聽一次群眾掏心窩子的話。”他提到,一位經營早餐鋪的阿姨在了解禁燃政策后主動拆除鞭炮存貨,還化身“義務宣傳員”;幾名中學生看到宣傳展板后組建“少年防火巡邏隊”,這些鮮活的故事讓他重新理解“共治共享”的深意。“基層工作需要的不只是熱情,更是設身處地的共情能力。居民們遞來的一杯熱水、一句‘辛苦了’,讓我感受到被需要的幸福。”
據悉,今年暑期阜陽市潁州區已有百余名大學生通過“返家鄉”社會實踐平臺深入基層。他們用專業知識優化社區服務流程,用青春視角建言獻策,在政策宣傳、民生服務、文化傳播等領域累計開展活動30余場,惠及群眾超萬人次。正如社區書記所言:“這些年輕人帶來的不僅是勞動力,更是用新思維激活基層治理的一池春水。”
編后語
從課堂到街巷,從理論到實踐,大學生返鄉社會實踐活動正成為新時代青年厚植家國情懷、錘煉實干本領的重要課堂。當青春腳步丈量鄉土溫度,當書本知識碰撞現實問題,這場青年與家鄉的“雙向奔赴”,必將為鄉村振興與基層治理寫下更生動的注腳。
作者:劉思雨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