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至21日,“益”來義往一世界調研團一行來到湖南省湘潭市湘潭縣的彭德懷紅軍小學(原希望小學),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線下調研活動。彭德懷紅軍小學坐落于湘潭縣烏石鎮,是一所公益性質的公立小學。

彭德懷紅軍小學的歷史可追溯至1922年,當時學校名為烏石學校。學校的命名和發展與革命先烈彭德懷的家庭密切相關。彭德懷夫人浦安修為改善家鄉教育,捐贈了一萬元資金,并將學校更名為彭德懷希望小學。隨著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捐贈和政府的支持,學校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在2018年,為了紀念彭德懷誕辰100周年,學校響應國家號召,正式更名為彭德懷紅軍小學。

目前,學校共有13個班級,學生人數約560人,教職員工32人。彭德懷紅軍小學的辦學宗旨是:建設一所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改善農村教育條件,促進基礎教育的健康發展。通過這些舉措,學校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資源,還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以及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
調研活動開始時,彭德懷紅軍小學的工作人員帶領“益”來義往一世界調研團的成員張燧源參觀了學校的教學樓和相關設施,并詳細介紹了學校的創辦背景、發展歷程、辦學宗旨及其所取得的成就。通過這次參觀,調研團成員對學校的整體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

隨后,調研團成員與紅軍小學的龍天峰老師進行了深入的訪談。在訪談中,調研團成員就學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發展目標以及資金來源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詢問。龍天峰老師分享了學校的具體幫扶項目,特別是在助學金發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努力。在談到學校的資金來源時,龍老師提到,除了政府的專項資金支持外,學校還依賴社會各界的捐贈和企業的贊助。然而,盡管有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但資金仍顯得捉襟見肘,特別是在教學設施的更新和改善方面,仍面臨較大的壓力。

龍老師還提出了學校未來發展的構想。他表示,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社會公益資金支持,以進一步改善學校的教學條件讓孩子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他也感謝了政府部門在政策上的支持。他期望未來能夠加強與更多公益組織和企業的合作,推動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孩子從中受益。
此次調研活動不僅幫助調研團深入了解了彭德懷紅軍小學的辦學情況,也為團隊提供了關于公益資金來源、幫扶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一手資料。此次彭德懷紅軍小學之行,不僅為“益”來義往一世界調研團積累了寶貴的調研經驗,也為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未來,調研團將繼續關注類似公益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助力社會公益事業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與資源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