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傳承文化的初心,堅定文化傳承的決心
時間:2025-01-28 19:11:21 關注:
電頭:大學生網報鹽城1月16日電 (通訊員石沅玉)
導語: 在寒風凜冽的冬日,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大學生們懷揣著對詩詞文化的熱愛與傳承使命,走進鹽城阜寧光明社區,開啟了一場別具一格的詩詞文化傳承之旅。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更是一次在寒冬中傳遞知識、溫暖心靈的深刻踐行。 正文: 用心籌備,只為傳承經典 。活動籌備初期,實踐團隊深入社區,與社區工作人員、家長和孩子們展開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們對詩詞的認知程度和學習興趣。基于這些調研結果,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專業知識和創新思維,精心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與互動環節。他們收集了大量經典詩詞,精心篩選出適合孩子們年齡和理解能力的作品,制作了精美的教學PPT、詩詞卡片和趣味教具,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領略詩詞的魅力。 趣味課堂,領略詩詞之美 。活動當天,社區活動中心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氣息。在詩詞課堂上,志愿者們化身為知識的引導者,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豐富的肢體動作,為孩子們講解詩詞的含義、意境以及背后的故事。從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自信灑脫,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從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邊塞風光,到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祝愿,孩子們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代詩人進行了一場場心靈對話。 志愿者們還特別設置了互動環節,通過飛花令、詩詞猜謎等趣味游戲,激發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在飛花令中,孩子們絞盡腦汁,快速思考著含有特定字的詩詞,現場氣氛緊張而熱烈;詩詞猜謎環節,孩子們根據謎面提示,猜出對應的詩詞,在解謎過程中加深了對詩詞的理解。創意實踐,讓詩詞“動”起來 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地理解詩詞,實踐團隊設計了一系列創意實踐活動。在詩詞書法環節,孩子們用毛筆書寫自己喜愛的詩詞,一撇一捺間,感受著漢字與詩詞融合的獨特韻味。有的孩子寫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體雖顯稚嫩,卻飽含著對詩詞的敬畏之心。 此外,志愿者們還帶領孩子們編排了詩詞歌舞表演。孩子們穿上古裝,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吟唱并表演詩詞,將詩詞中的情感與意境通過歌舞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不僅加深了對詩詞的理解,還鍛煉了藝術表現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心靈觸動,文化種子扎根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的熱情和積極參與令人動容。他們從最初對詩詞的一知半解,逐漸被詩詞的魅力所吸引,沉浸在詩詞的世界中。 許多孩子表示,通過這次活動,他們對詩詞有了全新的認識,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愿意主動學習和了解詩詞。 一位小朋友興奮地說:“以前我覺得詩詞很難懂,但是這次大哥哥大姐姐們講得太有意思啦,我現在可喜歡詩詞了,回家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背詩呢!” 志愿者們也在這次活動中收獲滿滿。他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對知識的渴望,感受到了自己作為文化傳承者的責任與擔當。 一位志愿者感慨道:“看到孩子們因為我們的講解而愛上詩詞,那種成就感無法用言語形容。這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決心。” 搭建橋梁,共筑文化傳承路 。此次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大學生冬日社會實踐活動,不僅為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詩詞文化盛宴,更在高校與社區之間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橋梁。 結語:通過這次活動,大學生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為社區文化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同時,也促使社區更加重視傳統文化教育,為孩子們創造了更好的學習環境。 展望未來,實踐團隊表示將繼續秉持傳承文化的初心,不斷探索和創新活動形式與內容。他們計劃將活動推廣到更多社區,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詩詞文化,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他們堅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詩詞文化這顆璀璨的明珠必將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署名:通訊員石沅玉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