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關于語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服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助力教育強國、文化強國建設。
山東大學法學院“四海共語·普韻同源”實踐團成員于2024年8月21日走進額敏縣七里堡村的村民家中,就村隊牧民家庭對普通話的掌握情況進行了采訪,填寫了調查問卷。
調研期間,實踐團成員與當地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村民們熱情且有耐心的回答了問題。實踐團成員收集了關于村民普通話使用頻率、掌握程度、推廣意愿以及學習普通話面臨的困難等方面的詳細信息。
從他們回答時使用的語言,可以了解到大部分村民認識到普通話在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的重要性。但由于長期使用民語,他們在普通話發音和語調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部分年長者由于長期的生活習慣和環境限制,普通話的使用頻率較低且水平有限。年輕一代雖然在學校接受過一定的普通話教育,但在實際生活中面對鄉土環境,普通話的運用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中老年人想學習普通話是為了能更好的和小孩交流溝通。年輕一代是為了在外出務工,教育子女方面更加便利。隨后,實踐團成員為村民講解了普通話相關知識并結合實際需求共同練習了常用的普通話。
此次實踐活動在起立保存李書記的帶領下分批走訪了五戶村民家庭進行慰問和調研活動。當七里堡村李書記談到到國家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視,并為我們講述了部分政策,如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廣泛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深化拓展消費幫扶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之下,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保障,也為家庭中主要勞動力外出務工解了后顧之憂。
此次普通話推廣活動不僅是一次語言的學習之旅,更是一次心靈的交流之旅。它讓普通話成為連接城鄉的紐帶,讓文化成為溝通的橋梁。未來,實踐團隊成員也將繼續深化普通話的推廣工作,不斷創新推廣模式,讓普通話真正成為每個人心中的語言,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