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共語 普韻同源社會實踐團隊赴西藏開展推普活動
時間:2024-09-02 08:28:39 關注:
今天,陽光明媚,我作為一名志愿者,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桑日縣增期鄉雪巴村,與當地農民朋友們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普通話推廣活動。在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對農作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執著追求。
中午時分,我們漫步向廣袤的田野,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片翠綠的青稞田如詩如畫地鋪展開來。在這充滿生機的綠色海洋中,幾朵色彩斑斕的“花朵”猶如璀璨的星辰點綴其間,格外醒目。這些“花朵”分紅、黃、紫、藍,爭奇斗艷,為青稞地帶來一抹斑斕的色彩,宛如大自然細心勾勒的美麗畫卷。微風輕拂,“花朵”隨風搖曳,宛如彩蝶翩翩起舞,為寧靜的田野注入了生動的活力。當我們漸行漸近,這才恍然大悟,那些“花朵”其實是當地勤勞的農村婦女,她們正彎腰田間,細心地除去雜草。 隨后在村長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今天的訪談和普通話教學。 首先,我向村民們介紹了自己的來意,并表示希望能通過這次活動,幫助她們更好地了解農作物知識,提高普通話水平。村民們熱情洋溢,紛紛表示歡迎。 在與農民朋友們的交流中,我發現她們的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于是,我決定從最基本的水果和農作物名稱開始教起。我輕輕握住一把青稞,用普通話問道:“這是什么?”她們紛紛用藏語回答:“青稞。”我接著用普通話告訴她們:“青稞是我們西藏的主要糧食作物,被譽為‘糧食之母’。”
隨著交流的深入,我逐漸教她們認識了更多農作物,如小麥、豌豆、油菜籽等。在教學中,我盡量用簡單易懂的普通話詞匯,并用當地方言與普通話相結合的方式來幫助她們更快速的掌握。村民們認真學習,不時地嘗試用普通話與我交流,氣氛十分融洽。
在訪談環節,我了解到村民們對農作物的種植、生長、收獲等環節都有很深的了解。她們告訴我,青稞在西藏已有3500年的種植歷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我感嘆于她們對土地的熱愛,也敬佩她們世代相傳的農耕智慧。 活動中,我還教村民們一些與農作物相關的常用普通話句子,如:“今年的青稞長得真好。”“我們一起去地里除草吧。”等。通過這些實用句子的學習,村民們紛紛表示,以后與外地人交流更加有信心了。 活動結束時,村民們熱情地邀請我們品嘗他們用青稞制作的糌粑、青稞酒等美食。品嘗著這些美味的食物,我感慨萬千:在這片土地上,農民朋友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而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一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 今天的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村民們滿意的笑容,我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繼續致力于推廣普通話,為增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大學生之聲 來源:大學生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