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鄉村教育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關鍵因素,是傳播知識、育人成才的重要路徑,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為深入了解鄉村教育現狀及發展困境,2024年暑假,海洋學院“啟夢華夏行”支教調研實踐團赴陜西、河南、青海、湖南四省開展支教調研活動。
活動籌備初期,調研團成員廣泛搜集并深入學習相關文獻資料,撰寫了題為《“啟夢華夏行”支教調研實踐團分析鄉村教育現狀及背后原因》的學習報告,旨在全面剖析新時代背景下鄉村教育現狀及深層次成因。
為進一步加大對鄉村教育的宣傳力度,團隊于8月8日發布兩份內容豐富的調查問卷。團隊有效拓寬了信息收集渠道,為后續支教調研活動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
8月初至中旬,團隊成員劉春煬、李佳敏、黃曉偉、鐘顏徽分別前往陜西省石泉縣、青海省共和縣、河南省商丘市、湖南省桃源縣,展開為期兩周的支教與調研活動。在石泉縣池河鄉村學校,團隊成員劉春煬結合當地特色,創新開設科學實驗與手工制作課程,提升了學生學業水平,通過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活動受到當地高度評價,為鄉村教育增添新動力。團隊成員李佳敏在共和縣深入鄉村教學一線,融入當地文化,豐富課程內容,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研中,她直面教育資源匱乏與觀念落后等挑戰,積極呼吁社會對鄉村教育投入更多關注。在商丘市謝集一中,團隊成員黃曉偉通過文化課輔導與興趣課拓展,為鄉村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針對教育資源匱乏等問題,他提出了資源整合、教學內容與方法優化及管理機制完善的建議,為鄉村教育振興出謀劃策。團隊成員鐘顏徽在桃源縣瓦兒崗小學,結合主題課程與運動會等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經過多日的調研工作,結果顯示,盡管面臨教育資源不足等困境,但家長、教師及社會各界的支持為鄉村教育帶來希望。
通過前期理論學習與實地調研,各位成員深刻了解鄉村教育的重要性與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有效促進鄉村學生的全面發展,進一步激發社會各界對鄉村教育現狀的深刻反思與積極行動,為推動我國教育公平與鄉村振興貢獻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