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的新時尚,2024年7月21日,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清潔星球聯盟”垃圾分類實踐團赴南京市江北新區頂山街道石佛社區開展了“垃圾分類·青春助力”專題實踐活動。
活動伊始,團隊成員向十余位小朋友詳細敘述了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如垃圾的四種類型(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廚余垃圾、有害垃圾),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以及垃圾再利用的方式等。團隊成員從生活中尋找案例幫助小朋友們正確認識并理解垃圾分類,例如廚房里的剩菜剩飯、果皮菜葉等廚余垃圾,要放入綠色垃圾桶,它們被送到處理中心,有的變成了肥料,滋養大地;有的轉化為沼氣,發電照明;還有的則變身為生物燃料,驅動車輛。這些生活化的案例激發了小朋友們提問的熱情,他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比如有飲料殘留的飲料瓶是干垃圾還是濕垃圾?應該如何處理?面對這些問題,團隊成員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們的表現獲得了小朋友們的好評和熱烈的掌聲。

圖為團隊成員在為孩子們授課。通訊員 黃子潔 供圖
通過精心設計的互動問答環節,垃圾分類的環保知識如同種子般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不僅被輕松理解和記憶,更激發了他們對環保的濃厚興趣。小朋友們化身環保小衛士,迅速而準確地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垃圾分類投放,這一過程不僅體現了他們對環保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記憶,更展現了他們成為未來環保行動者的潛力和決心。課堂之外,團隊成員還帶領小朋友們進入社區,尋找生活中的環保標志。小朋友們驚奇地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著保護環境、垃圾分類等標語和小貼士。他們走在社區的小徑上,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每找到一個環保標志,就像是發現了一塊隱藏的寶藏。有的標志上畫著綠色的地球,提醒大家要愛護自然資源;有的標志上是分類垃圾桶的圖標,教導他們如何正確地處理垃圾;還有些標志上寫著節水、節電的小貼士,鼓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展望未來,我們滿懷期待,希望看到孩子們將這份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用他們的小小力量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營造一個更加清潔、綠色、可持續的環境,將這份綠色的希望,播撒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它生根、發芽、開花,綻放出更加璀璨的綠色光芒。

圖為實踐團成員在與孩子們互動。通訊員 嚴國澄曦 供圖
課堂宣講結束后,團隊還設置了“變廢為寶——廢木板制作小車”的活動,讓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實現“廢物利用”,親手體會到回收再利用的樂趣,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他們對綠色生活的認識?;顒舆^程中,小張同學激動的向團隊成員展示他制作的小車,他說:“未來我想成為一個新能源汽車制造工程師,設計出既環保又能高效運行的汽車,就像今天我用廢木板制作的小車一樣,我希望我設計的每一款汽車不僅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還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快樂。” 小張同學的激情和夢想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的小車雖然簡單,卻承載著對未來綠色交通的憧憬和對環保理念的實踐,相信在未來他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圖為團隊成員在幫助小朋友用廢木板制作小車。通訊員 向健波 供圖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教育和實踐活動,幫助小朋友養成正確的垃圾分類習慣,同時,也將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植進下一代的心中。下一步,南京工業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清潔星球聯盟”垃圾分類實踐團將繼續奔赴江蘇揚州、連云港,山東淄博等地,返家鄉發揮志愿服務在基層治理中的獨特作用,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發揮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孫婭楠
來源: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