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的“綠”教之旅
(圖1實踐隊和孩子們在鐘公廟文化公園的合影)
談及這7天的創意環保系列課程,志愿隊的葉可瀅同學認為,“這是我頭一次切身實地地體會到了幫助他人構建環保意識所能夠帶來的巨大影響,無數的汗水在這幾日被揮灑,身為團隊的一員,盡管很疲憊,但我仍深感自豪。”
這個7月,浙江萬里學院“青山綠水映長天,童影翩躚護綠田”志愿隊踏上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之旅。為深入貫徹“生態文明建設乃長遠之計,需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的時代使命,積極響應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的時代號召,志愿隊借助“童心綠意,五育并舉”特色系列課程的開展,以教育之名,守護兒童成長,共筑生態文明基石。
童心啟潤,“綠”教于學

(圖2課堂上傾聽游戲規則的孩子們)
7月8日至9日,志愿隊到達寧波市鄞州區鐘公廟文化公園開展教學。隊員們化身“環保”教師,分別以“童心綠意,與體‘童’行”“小小環保家,垃圾分類大挑戰”為主題,帶領小朋友們學習并領悟有關垃圾分類和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相關知識,帶動課堂氛圍,寓教于樂、融學于趣,在孩子們的心中播撒名為“環保”理念的種子。

(圖3孩子們在繪制地球環保圖)
7月12日,在寧波市潘火街道新時代文明踐行所,志愿隊利用創新的游戲活動,讓小朋友們親自充當了一回“綠色環保家”,開拓其對自然的認知,加深了他們對“何為環保”的理解。“孩子回家后就開始要求我們要垃圾分類,還說要節約水資源,讓我們都一起做。”課程結束后,社群內一位家長反映道。
對話兩局,思維淬新
為使教學更加嚴謹,志愿隊探訪了寧波市鄞州區住建局,與鄞州區垃圾分類指導中心的老師們進行了一場言之有物、啟迪思維的座談會。會上,老師們將工作落實與策略宣傳娓娓道出,切中肯綮,闡述了站穩“垃圾分類”這一治理點的重要性,為志愿隊的實踐教學活動設計提供了寶貴的素材和靈感。

(圖4住建局座談會)
同時,志愿隊也到寧波市生態環境局鄞州分局進行了采訪。通過面對面的答疑解惑,隊員們深刻了解到寧波市目前的環保現狀。此次對話為后續的教學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圖5隊員與生態局老師對話)
夯實新知,交互并進
志愿隊聯合寧波市鄞州區深樹青年發展中心在寧波市回龍村文化禮堂開展了“童心綠意,五育并舉”系列課堂,將保護環境的理念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一目標深度融合。同學們動手實踐,思維活躍,積極的交互更是擦出思想碰撞的火花。

(圖6實踐隊員在回龍村文化禮堂里授課)
“特別好玩!我最愛上手工勞動課了,今天的小包雖然做起來有點難,但是我還是做出來了!”一位參與課堂的小朋友笑著說。為檢驗教學成效,小朋友們在課堂前后各填寫了一張問卷。據數據顯示,同學們對課堂的評價較高,且普遍認為自己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
以青年之力,響應時代號召,譜寫青春華章。此次實踐對“綠色環保”做了有力宣傳,志愿隊通過特色課程與小朋友們攜手并進,幫助他們樹立“點滴生活,踐行環保”的意識,大大提高社會公眾對于環保的認知率。生態環境的保護并非朝夕之功,而是需要長期的堅持與努力。擘畫生態共建藍圖,仍須從基層教育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