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湖南大學電遇湘“溪”社會實踐團隊,走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內溪鄉內溪村,開展“利劍護蕾”防性侵主題教育活動。
“關愛女童,遠離侵害”、“加強教育,保護女童”、“不要讓邪惡的手危害祖國的花蕾”……實踐團一路走來,類似的標語隨處可見。“以前只是在網絡上有所聽聞,實際上來到這里,我們發現女孩們遭受的侵害遠比網絡上的更為嚴重,現狀不容樂觀,防性侵教育刻不容緩。”團隊支教組負責人曹文娟的臉上寫滿憂愁,但眼神深處卻是堅定。
初到內溪,當地調研
實踐團到達目的地后,內溪村黨委書記師友文熱情接待了團隊成員,并為成員們介紹了內溪村的大致情況。同時也說出了當下內溪村急需實踐團的幫助之一:為當地女孩子們普及防性侵知識。
據師書記介紹,當地留守兒童較多,部分女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而老一輩人或受限于自身知識、或由于老一輩的觀念,女孩子們平常很難接受到性知識教育,也正因如此,女孩們的兩性觀念比較單薄。“希望團隊成員們能夠幫助我們為孩子們普及兩性知識,預防性侵害。”師書記熱切的眼神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村支書師友文與實踐團成員交流討論)
詳細規劃,開展活動
團隊支教組成員們深入調查了當地女孩的年齡分布,并根據女孩們的受教育程度,詳細的計劃了課程內容,并聯合村書記進行課堂宣傳。支教組成員鉚足了勁,想為女孩們帶來一堂意義非凡的教育課堂。
18日上午,成員們早早來到場地,準備好課程要用到的物質,排好座椅,調式好投影設備,靜待孩子們的到來。9:30,隨著孩子們的到來,課堂正式開始。活動在內溪村村部舉行。實踐團成員曹文娟向女生們普及了女性第一、第二性征的發育知識,鼓勵她們不必因為自然生理變化而感到羞恥,教導她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和愛護自己。 同時,她還詳細介紹了性侵害的定義、危害及如何防范性侵害,著重強調了防侵害的重要性,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們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勇敢地說“不”。“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加強孩子們的防范意識,使每一個青春的花朵都能在陽光下自由綻放,遠離任何可能的傷害。”團隊成員于子桐說。

(活動開展中)
出臺方案,展望未來
成員們深知,僅僅憑借這一堂課是遠遠不夠的,那怎樣才能有效持續地加強防性侵教育能?隊員們集思廣益,終于做出了決定——將內溪村的相關調研數據整理成案,不斷更新并長期保存下去。隊員們想通過這種方式為村莊后續相關活動的進行提供幫助,也可以為后續團隊在內溪村開展活動提供長期數據。
據悉,隊員們將繼續在內溪村開展其他活動,繼續為村民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相信通過腳踏實地的努力,電遇湘“溪”實踐團成員們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交屬于青年人的答卷。

(活動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