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語言作為文化的載體,其傳播與普及顯得尤為重要。近期,我有幸參與了我院一只實踐隊的社會實踐活動。這次經歷不僅讓我對兩個不同年齡段群體在普通話使用上的現狀有了深刻的認識,更讓我在思考、感悟中收獲了寶貴的人生經驗。
初識差異,心生感慨活動伊始,我們團隊便制定了周密的調研計劃,旨在通過問卷調查、訪談交流、實地觀察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青少年與老年群體在普通話使用上的具體情況。隨著調研的深入,我逐漸意識到,這兩個群體在普通話使用上的差異遠非表面那么簡單。
青少年,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他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文化交融的時代。學校教育的普及、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社會環境的潛移默化,都使得他們從小就接觸并掌握了較為標準的普通話。他們的語言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普通話成為他們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我也發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部分青少年在口語表達中仍帶有方言口音,書寫規范字的能力也有待提高。這讓我深刻體會到,普通話的普及不僅僅是會說,更要說得好、用得準。
相比之下,老年群體在普通話使用上則顯得更為復雜和艱難。他們中的許多人,由于歷史原因和地域限制,從小就生活在方言的環境中,對普通話的接觸和學習相對較少。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學習能力和記憶力逐漸衰退,學習普通話的難度也隨之增加。在調研中,我遇到了許多渴望學習普通話卻又力不從心的老人。他們有的因為方言口音過重而無法準確發音;有的則因為記憶力減退而難以記住復雜的字詞。這些情景讓我深感痛心,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推廣普通話、幫助老年人的決心。

圖為實踐隊員同老人進行交流 中國大學生之聲網通訊員張煜杰 供圖
深入交流,觸動心靈在調研過程中,我有幸與許多青少年和老年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們的故事和經歷讓我深受觸動。
青少年們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和見解,向我展示了普通話在他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們告訴我,普通話不僅是學習的工具,更是他們融入社會、結交朋友的橋梁。通過普通話,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外面的世界,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他們也表達了對提升普通話水平的渴望和期待。這讓我看到了青少年對自我提升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憧憬。
而老年人們則以他們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深厚的情感底蘊,向我展示了普通話普及的艱難與不易。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生活在普通話逐漸成為主流語言的社會中,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仍然難以完全融入這個環境。他們告訴我,學習普通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時間,而他們往往因為年齡和身體的限制而無法做到。然而,他們對普通話的熱愛和向往卻從未改變。他們渴望通過普通話與家人、朋友、社會更好地溝通,享受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這種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生活的熱愛讓我深受感動。
反思與啟示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深刻認識到了普通話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青少年和老年群體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在普通話使用上的現狀和問題值得我們高度關注和重視。
首先,我們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的普通話教育。學校教育是青少年學習普通話的主要途徑之一。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寫規范字的能力,讓他們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普通話比賽、朗誦會等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其次,我們應該關注老年人的普通話學習需求。針對老年人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我們應該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支持。我們可以組織志愿者為老年人開設普通話培訓班、提供學習資料和輔導服務;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社區活動、家庭聚會等方式鼓勵老年人多說、多用普通話,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最后,我認為普通話的普及工作應該是一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過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共同推動普通話的普及工作。我們應該通過宣傳、教育、引導等多種方式提高公眾對普通話重要性的認識;同時,我們還應該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借鑒他們在語言普及方面的成功經驗和做法。
結語回顧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深感收獲頗豐。我不僅學到了許多關于青少年和老年群體在普通話使用上的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在與他們的交流和互動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和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用愛去傳遞,就一定能夠推動普通話的普及工作取得更加顯著的成效。讓我們攜手并進、共同努力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語言環境而努力奮斗!
(通訊員 張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