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楫啟航所見皆景,乘風破浪所得皆稔。腹有詩書氣自華,德愛禮智、才兼文雅,林學陽來自湘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的2019級本科生。涓滴流水匯以成河,在林學陽的不斷努力下,現在他已經被保送至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走進了他的“夢校”。
攜“舊友”攬星踏歌行,伴“新歡”爭鳴步韶華
在忙碌的大學生活中,他仍然有著自己獨特的興趣愛好,林學陽以“新歡”與“舊友”二者為喻講述自己的日常活動。曾經,林學陽信手撥彈、潑墨揮毫,以樂為伴,以墨為友,指下奏出聲聲天籟,筆下寫出字字風骨。上大學后,林學陽選擇了觀看像《海綿寶寶》這樣輕松有趣的動畫片、進行階段性的跑步等活動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為了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林學陽借用像“番茄鐘”這樣的學習軟件來幫助自己合理規劃時間,當完成自己所制定的學習目標時,就允許自己通過興趣愛好進行調節放松。勞逸結合的理念讓他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華實之茂成于慧學,光瀾之章匯于善思
為了學好專業課,林學陽注重內在習慣與外在客觀條件兩方面的學習技巧:“首先是習慣的培養,我有不拖欠的學習習慣,在平日的學習生活中我會樹立確切的目標,通過完成目標而從中獲得前進的動力,進行自我賦能。客觀條件則是湘大優良的學風以及良師益友,在這樣的環境下,我能放下成見,與師友在‘學術共同體’的環境下討論學術問題。”
除此之外,林學陽認為科研能力的鍛煉培養很重要,注重論文的發表,科研項目的參與都是不可輕視的,在本科生階段就可以提前為研究生階段做好準備。
專業知識素養的培養對專業學習固然重要,但同時也是是很多人面臨的難題,而林學陽則有自己的獨到方法:“要培養宏觀的視角,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對課程有了總體的把握后,在閱讀理解與背誦的過程中,再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對知識學習消化。”林學陽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對學術能力的強化培養,在上專業課時會查閱相關的學術論文,了解領域內學術前沿的研究成果,培養自己在該專業的興趣點。平日里,他也會參與一些學術會議或論壇,借此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回顧自己近四年的學習生活,林學陽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的三個境界來形容: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第一層境界論述博學廣識的重要性;用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來描述學習過程中的耕耘與付出;借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談及自己歷經一番探索以后的心胸成長。
保研之路功不唐捐,碩果之收玉汝于成
得知自己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林學陽內心激動不已的同時,也認為這是長久以來自己付出的回報,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到底是選擇一個在自己實力范圍內的學校,還是選擇一個可能超出自己實力的更優秀的高校,相信很多人在面對保研學校的選擇問題是糾結不已。林學陽認為,這其實是一個雙向的選擇:對于自身而言,他一直懷揣進入更高層次的學府深造的夢想,而與其他頂尖985高校不同的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中文系往年有招收雙非院校的學生的先例。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成就了林學陽與人大這段奇妙的緣分。
有了明確的目標,就得開始作出相應的準備,林學陽強調,要掌握自己所處院系的保研細則,按照細則提出的要求而有針對性地培養自己的能力。林學陽將專業成績放在保研的第一位,其次便是科研項目的研究。“我自身擁有三個科研項目,曾發表過五篇論文,這也是我在保研路上具有優勢的一個條件。”回想自己在準備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林學陽覺得自己對于面臨各種活動時難以抉擇的問題很頭疼。這時,他會征詢師兄師姐和老師的意見,作出決定后便全身心投入其中,將自己有限的大學時間都花在刀刃上。
保研的準備過程中搜集信息,消除“信息差”是格外重要的。林學陽分享了自己的信息獲取方式:一是通過前人的經驗,向本校的學長學姐和自己理想保研院校的學長學姐們詢問相關的信息和考研的要求。二是通過微信公眾號來了解相關院校的招生情況及重要活動的報名通知,使自己能及時準確地獲得有效信息,把握重要機會。
在準備過程中,林學陽將保研時間段分為前期與后期兩階段。他將大三下學期五月之前的時間分為前期,五月以后的面試分為后期。“前期,我會制定每學期細致的學習計劃,比如這學期自己的績點要刷到多高,英語6級要拿到550分以上,要發表幾篇論文,競賽要拿到幾等獎。當目標明確時,自己就會自覺地去完成這些計劃。”在后期,他會注重面試方面能力的提升,比如增加自己專業知識的儲備,閱讀更多專業相關的書籍,以萬全的準備去應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最后,林學陽將《天才基本法》中的一句話送給學弟學妹們:“世界上的很多事,沒有太大意義,真理與愛除外。”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林學陽希望學弟學妹們能夠精簡生活,專注學業。一個人的氣質源自走過的路,讀過的書。詩句是天才創造的,但詩意屬于每一個前進中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