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10:00至17:00,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船建院實踐部在二食堂門口及教室C106組織開展了“青衿織夢,編彩非遺”志愿活動。活動以非遺編織繩文化傳承為核心,吸引了校內180余名師生參與。通過編織體驗與文化講解相結合的形式,參與者不僅掌握了傳統手工藝技法,還加深了對非遺文化的理解,活動有效提升了校園文化氛圍,為非遺傳承注入青春活力。
為確保活動順利實施,青年志愿者協會船建院實踐部提前兩周完成籌備工作。物資籌備方面,志愿者采購彩色編織繩25米、剪刀等工具,并定制主題展板與條幅;人員培訓方面,實踐部部長組織志愿者學習平安扣、酢漿草結等基礎編織技法及歷史文化知識,并分配崗位職責,涵蓋宣傳講解、現場指導、攝影記錄等。宣傳推廣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展開:線上依托PU系統、QQ等平臺發布活動預告,覆蓋校內外近千人;線下在二食堂門口設置展板與條幅,吸引大量學生駐足咨詢。活動當日分為午間宣傳與下午實踐兩階段:午間,志愿者在二食堂門口通過知識問答、技法演示等方式預熱活動,現場發放編織材料包并引導報名;下午,教室C106內分為文化講解區與手工體驗區,志愿者詳細介紹了編織繩在傳統服飾、節慶習俗中的應用,參與者分組制作平安扣、綬帶結等作品,現場互動頻繁,最終完成幾十件作品。最后,志愿者們整理場地物資,確保活動順利收尾。
本次活動在傳播非遺文化、增強學生文化自信方面成效顯著。參與者普遍反映,活動形式新穎且寓教于樂,部分學生建議未來增加中國結、盤扣等復雜技法教學,深化非遺技藝體驗。此次“青衿織夢,編彩非遺”活動不僅為校園文化增添了傳統底蘊,也為青年志愿者協會探索“非遺+志愿”模式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后續開展剪紙、扎染等非遺項目奠定了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