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要一步一步來
可以先確立一個小目標
首期節目分為兩個環節,圓桌訪談與走進招聘現場。
圓桌訪談環節邀請到山東師范大學招生就業處職業發展中心主任褚慶成和山東師范大學三位優秀本科畢業生——2019級漢語言專業肖清三、2019級俄語專業繆沁蓉、2019級西班牙語專業盛佳琪。三位優秀畢業生代表了兩個不同方向——讀研與就業。其中,肖清三已經保研至中國人民大學,繆沁蓉與盛佳琪成功實現對口就業。繆沁蓉的簽約單位是寧波亞虎進出口有限公司,盛佳琪的簽約單位為三一重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肖清三介紹,剛進入大學時,他也有過迷茫期,“那個階段參加了很多活動,感覺也很充實。”到了大二,第一次考試成績提醒他是時候學會取舍了,“不能什么都參加”。那么,如何取舍?肖清三對自己進行了一次梳理。
通過梳理大一上、下兩個學期的成績及各方面表現,他的坐標逐漸清晰,他發現自己可以把目標對準保研。目標明確之后,肖清三開始對照目標展開規劃。在保證學習成績的基礎上,他參加了創新創業大賽,努力發表科研論文等,最終保研至中國人民大學。
繆沁蓉則是在擔任班長、加入學生會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適合與人打交道。于是,寧波亞虎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外貿銷售崗位成為她的選擇。而西班牙語專業的盛佳琪之所以選擇簽約三一重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國際銷售崗位,是因為她看中公司可以提供出國外派的機會。
褚慶成表示,對大學生來說,“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他們和社會的接觸相對比較少,距離職業太遙遠,讓他們做一個長遠的職業規劃是不現實的。”因此,他通常是引導大學生做學業規劃,“大學學業規劃是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
“規劃可以一步一步來。對大學四年之后的事情最好不要有非常具體的規劃,但可以有一個大方向。”他說,學生進入大學之后,讀完第一學期,個人對學業的理解和定位基本能夠幫助自己確立一個小目標,“小目標逐漸完成之后,到了二、三年級,個人發展的終極目標就會非常具體和精準了。”
模塊化管理時間
破解學業和競賽平衡難題
很多人在大學期間常常會遇到學業與競賽或社團活動之間難以平衡的問題,被同學稱作“完美學霸”的肖清三也不例外。“大二上學期算是我在大學里的一個過渡期和轉型期。”肖清三說,當時他感到自己在科創競賽與專業課學習之間難以平衡,“有點兒忙不過來”,以至于大二上學期期末考試他沒能發揮好。
“經過反思,我發現如果不進行合理規劃,很多時間就浪費了。”從大二下學期開始,肖清三嘗試在前一天晚上對第二天的學習與工作進行規劃。“比如說,我可以比昨天早起十分鐘,然后利用這十分鐘去背書或背單詞。”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發現可以通過模塊化管理的方式讓時間安排更合理。“很多功課日常就已經學習完了,到考試的時候只需要稍微復習一下就可以,兩頭兒都不耽誤。”他再也不用像大二上學期那么焦慮了。
認可學生能力
用人單位愿做“回頭客”
訪談當天,山東師范大學正在舉辦2023屆畢業生雙選會,這是山東省2023年高校畢業生首場雙選會,共有416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就業崗位2.1萬余個。這些用人單位中,有不少是“回頭客”。
“山師學生業務特別棒,在學生管理方面也特別優秀,”在單縣一中教育集團展位前,前來招聘的朱老師提起山師學生贊不絕口。他告訴記者,集團這次來山師計劃招100人。在實際招聘時,他們更看重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管理能力,并且與學生打交道時要務實、接地氣。“山師學生這些優點都具備。”他說。
單縣教體局這次也帶了100個崗位來到現場。“山師學生整體素質比較高,”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希望招聘到的學生“好學、能夠積極參與培訓、到崗后迅速適應崗位、對待學生要有愛心。”
濟南實驗高級中學招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招聘時更青睞專業對口、有實習經歷的師范類人才,“師范類學生的培養體系比較完整,在大三、大四會有去中小學實習的機會,所以入職之后進入狀態會快一些。”
褚慶成表示,大學生學習、成長和找工作是一個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過程。找工作是一次對自己進行梳理總結的機會。“把過去二十多年的成長經歷進行精心梳理,從經歷中升華出自己的閱歷,用閱歷來凸顯自己的能力,用能力優勢去識別自己適合什么樣的行業和崗位。”他提醒畢業生,要針對自己想去的行業和崗位做一份有針對性的簡歷,最好是將簡歷上展現的內容與自己應聘崗位所需要的能力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