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產教融合、拓展就業渠道,7月8日,重慶移通學院德國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偉光、就創辦主任郭淼一行赴重慶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以下簡稱“協會”)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及產學研融合專題交流。協會執行秘書長羅燚、會員活動部部長廖盈盈及陽林老師參與座談,雙方圍繞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養需求、資源共享路徑等展開深入探討,為后續協同育人、合作共贏奠定堅實基礎。

聚焦跨境電商,釋放中德合作資源潛力
座談伊始,羅燚秘書長對德國工程學院的到訪表示歡迎,并系統介紹協會核心職能與發展規劃。她提到,協會正依托跨境電商產業園推動產業升級,重點布局數字化轉型與國際合作,尤其在中德跨境貿易領域已積累豐富企業資源與合作案例,亟需高校輸送“既懂語言又具中國文化底蘊”的復合型人才,以支撐跨境商務溝通、文化紐帶建設等核心需求。

實踐育人,錨定產業需求精準培養
針對協會需求,李偉光副院長重點介紹德國工程學院的辦學特色與育人成果。作為學校中外辦學的重要載體,學院構建“語言+專業+實踐”培養體系,為智能制造、數字貿易等領域輸送兼具國際視野與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院始終以服務產業為導向,期待通過產教融合為企業創造價值,同時為學生搭建實踐平臺。”李院長表示,學院正推進國際數字貿易產業學院建設,已與多家企業探索“課程共建、項目共研、就業共推”合作模式,此次走訪旨在借助協會資源,推動更多實踐項目落地,助力學生在真實產業場景中提升就業競爭力。

政企校協聯動,共促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
廖盈盈部長結合協會與高校、企業的合作案例,進一步強調中德跨境貿易對“語言+文化”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對此,李院長回應,學校的育人優勢、德國工程學院及外國語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與協會需求的契合之處。雙方圍繞“政企校協四方聯動”模式展開探討,就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聯合開發實踐課程、共建實習就業基地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次訪企拓崗活動,為德國工程學院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優化育人方案提供了關鍵參考,也為校企資源共享、協同育人奠定了基礎。未來,雙方將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原則,深化產學研合作,共同培養適應數字貿易行業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