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西安科技大學 “北疆青鋒,能源報國” 實踐團奔赴西灣露天煤礦,深入選煤廠與排土場復墾綠化觀景臺,探尋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與生態修復的 “綠色密碼”,以青春視角見證能源產業與生態保護的協同共進。
在西灣露天煤礦選煤廠,實踐團成員們近距離感受智能化生產的高效與精準。先進的智能分選系統、自動化傳輸設備有序運轉,依托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煤炭分選精準化、生產流程無人化。從原煤入廠到精煤產出,全流程智能管控,不僅大幅提升生產效率,更展現出煤炭行業向科技要效能、向智能要發展的轉型決心。實踐團成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龔正全驚嘆:“智能化讓傳統煤礦脫胎換骨,科技賦能讓能源生產更高效、更智慧,這堅定了我們用專業知識助力行業升級的信念!”
隨后,實踐團登上排土場復墾綠化觀景臺,俯瞰生態修復成果。曾經的排土場,如今綠植覆蓋、生機盎然,草地與樹木交織成網,勾勒出生態復蘇的美麗畫卷。西灣露天煤礦堅持 “邊開采、邊修復” 理念,通過土壤改良、植被選育、生態監測等措施,讓廢棄土地重披綠裝,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環境工程專業學生王雨萱感慨:“從黑色煤場到綠色生態,是責任與擔當的生動實踐,讓我們看到能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可以并行不悖,為我們探索‘綠色礦山’建設提供了鮮活樣本。”
此次實踐,實踐團成員們既見證了煤炭行業智能化轉型的硬核實力,又領略了生態修復的顯著成效。團隊指導老師表示,希望同學們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厚植 “能源報國” 情懷,將專業所學與行業需求、生態保護深度融合,在能源綠色發展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未來,實踐團還將持續深入調研,挖掘更多 “綠色能源” 故事,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智慧。
此次西灣露天煤礦之行,是西安科技大學 “北疆青鋒,能源報國” 實踐團踐行知行合一、探索能源綠色發展的重要一站。實踐團以青春之眼洞察行業變革,用腳步丈量綠色發展之路,讓 “能源報國” 不再是口號,而是化作親眼見證的震撼、親身實踐的感悟,激勵著青年學子以專業為筆,為能源產業繪就更智慧、更綠色的未來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