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人口老齡化社會的服務需求,聚焦老年群體情感陪伴、康復護理等多元訴求,2025年7月1日,安徽工業(yè)大學夕陽紅志愿服務隊走進善德老年公寓開展助老服務。
當前,一些老年公寓內的老人普遍面臨多重困境:部分老人因子女異地或社交范圍縮小,長期缺乏情感交流,從而陷入孤獨狀態(tài);有些老人身體機能衰退,康復需求受限于護工精力,難以獲得細心的復健陪伴;失智老人因認知障礙,存在溝通困難與照護風險等等。針對這些問題以及公寓的管理安排,志愿服務隊分為護理組、社工組、失智專區(qū)組和后勤組,以提供細致入微的關懷與幫助。
護理與社工組:破解陪伴與康復難題
護理組與社工組率先開展基礎陪伴與照護工作。兩組志愿者帶領老人進行適配體能的保健操訓練,并仔細觀察每位老人的動作與身體情況,保障做操安全進行;陪伴老人聊天、觀看電視節(jié)目,疏緩老人內心的孤獨,在互動中傳遞情感關懷;主動攙扶行動不便的老人,協(xié)助其安全乘坐電梯,保障日常出行順暢。
此外,護理組進一步延伸志愿服務:針對康復需求的老人,志愿者遵循科學方法和醫(yī)護人員指導,輔助老人開展復健訓練——攙扶練習上下臺階以強化下肢力量,陪伴緩慢行走以鞏固平衡能力,借助康復器材引導肢體保持活動機能;為老人測量血壓并記錄數據,協(xié)助監(jiān)測健康狀況。對于行動不便老人的用餐情況,志愿者保持專注的耐心,協(xié)助他們進食:先調試溫度,再慢慢一勺一勺地送入老人口中。

圖為志愿者輔助老人做康復訓練。丁潔 供圖
失智專區(qū):特色活動傳遞關懷
失智專區(qū)組針對認知障礙老人設計專屬服務。志愿者以色彩鮮艷的扭扭棒為載體,引導老人進行手工創(chuàng)作:協(xié)助挑選顏色、指導拼接造型,在動手過程中鍛煉手部控制能力與思維能力。志愿者還播放經典戲曲視頻,帶領老人聆聽曲目,借熟悉旋律喚起記憶共鳴,在趣味互動中為失智老人營造安心的氛圍。

圖為志愿者陪失智老人玩扭扭棒。程宋漫 供圖
后勤支撐:幕后工作的前哨關懷
后勤組雖身處“幕后”,但工作同樣關鍵。志愿者專注于公寓資料管理工作,有條不紊地協(xié)助辦公室工作者對老人健康檔案、活動記錄等資料進行系統(tǒng)化整理、分類與歸檔。她們一絲不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為公寓日常管理和服務優(yōu)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圖為志愿者為善德老年公寓更換菜單。趙祎婷 供圖
活動中,護理組與社工組的日常照料與健康守護、失智專區(qū)組的耐心陪伴與認知訓練、后勤組的精準支持與信息保障,共同構成了立體化的服務體系。志愿者們分工協(xié)作,不斷觀察老人在各方面的需求、調整服務,既為老人送去實質幫助,也深化了對老齡化社會服務需求的認知。分組實踐模式,既鍛煉了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讓服務切實有效地進行。
此次的助老行動,是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的生動寫照。此次活動不僅為善德老年公寓注入了青春的活力與溫暖的關懷,有效緩解了護工壓力,更讓青年學子在服務實踐中切身理解了老年群體的實際需求與面臨的挑戰(zhàn)。學生們在付出中提升了溝通能力、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將尊老敬老的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訊員 趙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