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特別的國防教育思政課在長安大學舉行,軍訓期間新生們圍繞“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培養”展開研討。課程以大沽口炮臺遺址為切入點,講述了近代列強侵略罪行與中華民族抗御外侮的鐵證,展示了中國國防從飽受屈辱到揚眉吐氣的艱辛歷程,闡釋了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國防安全維護力量的六大方面,結合學校開展軍訓和國防教育的工作舉措和育人成效,深入探討了新時代大學生應如何培養和加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


課程采用情境導入、故事講述、視頻呈現、手繪板報、現場互動等形式,進一步將習近平強軍思想融入大學生軍事訓練活動全過程,強化了大學生國防理論、國防知識、國防技能學習教育,提升了青年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防素養,讓國防教育思政課更有溫度、深度和高度。


“長安大學是全國第一批軍訓試點院校之一,也是全國國防教育特色學校。多年來,長安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軍思想和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站在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的高度重視軍訓工作,充分發揮軍訓的綜合育人效能,把大學生軍訓與‘三全育人’工作緊密融合,為新生大學生涯奠定第一塊基石,扣好第一粒扣子。”長安大學黨委副書記黎開誼說。
連日來,長安大學開展了為期15天的軍事技能訓練。學校緊抓軍訓契機,將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行為養成教育貫穿始終,深入挖掘軍訓立德樹人的育人內涵,創新軍訓形式,六千余名學子共同完成了一堂入腦入心的大思政課。
“將新生軍訓和國家安全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可以進一步增強他們學習國防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報國熱情。” 陜西省高校思政課程“教學標兵”、長安大學思政課教師殷峰表示。
“新生的臉龐雖然曬黑了,但愛國心卻更紅了。”長安大學新生輔導員靳帥璽介紹,經過軍訓的鍛煉,學生自律、自信、自強的優良作風不斷顯現,為“開學第一課”交上了—份滿意的答卷。
來自新疆的女生麥爾哈巴,是長安大學2024級物流管理專業的本科生。在“清澈的愛·只為中國”軍訓合唱展示活動中,擅長唱歌的她和同學們共同演唱歌曲《十送紅軍》,獲評“先鋒團隊獎”,集體的凝聚力讓她深切感受到團結就是力量。
“把軍訓打造成訓練技能、磨礪意志、錘煉思想的‘大思政課’是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長安大學學工部、武裝部部長姬國斌表示,學校始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不斷豐富和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引導學生弘揚“弘毅明德,篤學創新”的校訓精神,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