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跡潁淮紅魂,奏響青春強音——阜陽市博物館研學與新時代青年使命踐行
潁淮大地,紅色基因代代相傳;阜陽古城,革命精神熠熠生輝。為深入挖掘地方紅色資源、將紅色教育融入青年成長,我們青年實踐小組以“尋跡潁淮紅魂,奏響青春強音”為方向,走進阜陽市博物館開啟紅色研學之旅,并以研學所得為指引,開展系列實踐活動,在回望歷史中堅定信仰,在踐行使命中錘煉擔當,讓紅色精神成為青春遠航的不竭動力。
一、研學博物館:解碼潁淮大地的紅色密碼
阜陽市博物館的“紅色阜陽”展區(qū),如同一部立體的紅色史書,用實物、影像與文字,記錄著阜陽人民在黨的領(lǐng)導下,為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而奮斗的崢嶸歲月。當我們踏入展區(qū),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故事,都在無聲地訴說著潁淮大地上的紅色傳奇。
展區(qū)入口處,一組“四九起義”的歷史照片格外引人注目。1928年4月9日,在中共皖北特委的領(lǐng)導下,魏野疇等革命志士率領(lǐng)農(nóng)民武裝與革命士兵,在阜陽發(fā)動武裝起義,打響了皖北地區(qū)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講解員指著照片中簡陋的武器與起義將士堅毅的面容,動情地說:“當時起義部隊裝備落后,多數(shù)戰(zhàn)士手持大刀、長矛,卻憑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勇氣,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雖然起義最終失敗,但它在皖北播下了革命火種,讓‘跟著黨、鬧革命’的信念深深扎根在百姓心中。”展柜中,一份泛黃的《皖北蘇維埃政府布告》復印件尤為珍貴,布告上“實行土地革命,廢除苛捐雜稅”的字樣,清晰展現(xiàn)了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我們俯身細看,仿佛能看到革命先輩們在油燈下起草布告時,眼中閃爍的對未來的憧憬。
在“千里躍進大別山”專題展區(qū),聲光電結(jié)合的場景還原讓歷史“活”了起來。我們站在模擬的潁河岸邊,耳邊傳來槍炮聲與戰(zhàn)士們的吶喊聲,眼前的投影畫面中,劉鄧大軍冒著敵機轟炸,蹚過冰冷的河水,向大別山挺進。展區(qū)內(nèi),一件布滿補丁的軍大衣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是當年一位解放軍戰(zhàn)士穿過的衣物,衣擺處還殘留著戰(zhàn)斗中留下的彈孔。“當時阜陽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重要途經(jīng)地,當?shù)匕傩罩鲃訛椴筷犓图Z食、當向?qū)В械拇迕裆踔涟炎约业拈T板拆下來搭浮橋,幫助大軍過河。”講解員的話,讓我們深刻理解了“軍民魚水情”的真正含義。小組成員小張在研學筆記中寫道:“以前總說‘人民是革命的靠山’,今天在博物館里,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重量。沒有百姓的支持,就沒有革命的勝利;沒有黨的領(lǐng)導,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研學接近尾聲時,我們在博物館的紅色講堂開展了“紅色故事分享會”。大家結(jié)合所見所聞,分享自己印象最深的紅色故事:有人講述“四九起義”中年輕戰(zhàn)士的犧牲,有人感慨劉鄧大軍與百姓的深厚情誼,還有人聯(lián)系當下,談如何傳承先輩精神。分享結(jié)束后,我們共同演唱《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激昂的歌聲回蕩在講堂內(nèi),也讓紅色信仰在心中更加堅定。走出博物館,夕陽為博物館的建筑鍍上一層金邊,我們深知,這次研學不僅讓我們讀懂了阜陽的紅色歷史,更讓我們解鎖了“忠誠、奮斗、為民”的紅色密碼——這正是我們青年一代需要傳承的精神內(nèi)核。
二、踐行新使命: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落地生根
研學博物館是“學紅”,踐行使命是“用紅”。我們帶著從博物館中汲取的紅色力量,立足青年身份,圍繞“紅色宣講、文化傳承、社區(qū)服務(wù)”三大方向,在阜陽市開展系列實踐活動,讓紅色精神從歷史走向現(xiàn)實,從展館走向生活。
(一)紅色宣講進社區(qū):讓老故事煥發(fā)新活力
為讓更多人了解阜陽的紅色歷史,我們走進阜陽市潁泉區(qū)泉北社區(qū),開展“潁淮紅故事”宣講活動。考慮到社區(qū)居民年齡跨度大,我們精心設(shè)計了不同形式的宣講內(nèi)容:針對老年人,我們用方言講述“四九起義”“百姓支援大軍”等貼近生活的故事,喚起他們對歷史的記憶;針對青少年,我們通過“紅色知識問答”“手繪紅色漫畫”等互動形式,讓他們在趣味中學習紅色歷史。
在社區(qū)活動中心,78歲的陳爺爺聽完“四九起義”的故事后,主動分享起自己父親的經(jīng)歷:“我爹當年就是給起義部隊送過糧食,他總說,共產(chǎn)黨的隊伍是為老百姓辦事的,再危險也得幫。”陳爺爺?shù)闹v述,讓宣講現(xiàn)場的氛圍更加熱烈。我們還準備了紅色書籍與宣傳冊,免費發(fā)放給居民,鼓勵大家回家后與家人分享紅色故事。社區(qū)居委會主任說:“你們的宣講接地氣、有溫度,讓社區(qū)居民重新認識了阜陽的紅色歷史,也拉近了大家與‘紅色精神’的距離。”
(二)文化傳承進校園:讓紅色種子在童心發(fā)芽
青少年是紅色精神的傳承者,為讓紅色基因融入青少年成長,我們走進阜陽市潁東區(qū)一所小學,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我們將阜陽本地的紅色故事改編成情景劇,邀請學生們扮演革命志士與百姓,通過角色扮演,讓他們親身體驗歷史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