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環保工作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動,尤其在公園清理垃圾、環境保護宣傳和設立垃圾站點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公園清理垃圾方面,實踐站積極組織志愿者與村民協同合作。他們對村莊內的公園、主干道、河道以及公共區域進行了全面的垃圾清理工作。通過集中整治亂堆亂放點位,不僅讓公園環境煥然一新,還打造了“生態示范角”。這些清理出的可回收物被巧妙地制作成景觀小品,不僅起到了美化環境的作用,更引導村民積極參與到環保維護工作中來。

圖為團隊成員在清理垃圾。朱曉琳供圖
環境保護宣傳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實踐站摒棄了生硬的宣傳方式,通過“鄉音話環保”傳播網,積極招募本土鄉賢、“村喇叭”達人,用方言編排環??彀?,以順口溜的形式向村民宣傳環保知識。例如,“垃圾莫要亂丟棄,溝渠要疏通,秸稈別亂燒,藍天咧嘴笑”這樣朗朗上口的語句,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時,環保“體檢官”村民代言、環保記憶點打造等創新宣傳方式,也讓環保知識在鄉村得到了廣泛傳播,提高了村民的環保意識。

圖為團隊成員在進行保護環境宣傳工作。詹夢瑤供圖
在設立垃圾站點方面,實踐站經過充分調研和規劃,合理布局垃圾站點位置。這些站點的設立不僅方便了村民日常垃圾的投放,還通過宣傳引導村民正確分類垃圾,確保垃圾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進一步改善了鄉村的環境衛生狀
況。

圖為團隊成員設立的垃圾站點。詹夢瑤供圖。
項目按照時間進度有序推進。第一周通過線上會議確定了各項活動所需的工具,并完成了準備工作;第二周完成了宣傳物料的張貼與投放,全面開展環保課堂和公園環境清理;第三周對整個活動進行總結和成果展示,撰寫新聞稿。
該項目的擬實現目標令人鼓舞,預計將使亳州環境整潔度提升83%,打造4處生態示范景觀,村民環保知識知曉率達67%以上,培育5名本土環保志愿者隊伍,形成“外部志愿 + 本土參與”的鄉村環保模式,為周邊村提供借鑒,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亳州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這些環保舉措,為鄉村的環境改善和生態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值得廣泛推廣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