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尋初心,訪談悟精神
發布時間:2025-08-19 關注:
來源:張宜聰
“緬懷先烈”小隊渡江戰役紀念館采訪參觀 傳承先烈精神
渡江戰役,作為解放戰爭后期的關鍵一役,1949年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闊壯舉,如一把利劍劃破歷史迷霧,徹底改寫了中國命運的走向。渡江戰役紀念館則以泛黃的文物、珍貴的影像、復原的場景為載體,將這段波瀾壯闊的革命記憶永久定格,成為后人回望歷史、致敬先烈的重要陣地。7月15日,“緬懷先烈”三下鄉小隊的3名成員,帶著對歷史的崇敬與求知的渴望,前往紀念館開展以“緬懷先烈”為主題的深入采訪參觀活動。
進入紀念館后,成員們首先在放映廳觀看了渡江戰役紀錄片。畫面中,炮火連天的江面、戰士們沖鋒的身影、百姓支援前線的熱忱交織在一起,讓大家對戰役的背景、進程與意義有了初步且全面的了解,仿佛身臨其境般感受到了當年的驚心動魄。隨后的參觀中,他們將目光從宏觀歷史投向微觀個體,在“先烈遺物”展區久久停留。展柜里,一封字跡娟秀的家書格外引人注目,字里行間滿是戰士對家人的思念與“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旁邊的戰斗日記里,記錄著行軍途中的艱辛,也寫著對勝利的憧憬。這些帶著溫度的物品,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先烈們的內心世界,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他們既是英勇的戰士,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采訪環節,小隊成員與紀念館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重點了解近年來針對青少年開展的紅色教育活動形式:“我們會組織‘重走渡江路’研學活動,邀請老兵進校園講故事,還開發了紅色主題的互動游戲……”負責人的介紹讓大家眼前一亮,認真記錄下這些創新做法,為后續在校內開展紅色教育傳播積累了寶貴經驗。
活動結束后,小隊成員圍坐在一起交流感悟。“以前覺得‘先烈精神’很抽象,現在通過家書、日記,才明白那是對家國的熱愛、對信仰的堅守。”大家一致認為,傳承先烈精神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要落實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課堂上認真鉆研,生活中樂于助人,用拼搏與擔當不辜負先輩的付出。未來,他們將把這次的收獲轉化為行動,讓紅色精神在代代相傳中永葆生機。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