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烈士陵園,緬懷英烈傳承精神安徽省宿州市泗縣烈士陵園是皖東北重要的紅色教育基地,1925年,王子玉在泗縣建立中共泗縣臨時小組,并任組長,這是宿州市第一個黨組織。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弘揚革命傳統,7月13日上午,淮北師范大學點亮八皖實踐團赴泗縣烈士陵園開展“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紅跡鑄新篇”主題實踐活動。
泗縣是著名的皖東北抗日根據地中心區,泗縣烈士陵園位于泗縣經濟開發區,始建于1964年。走進園內,我們可以看到園內建有彭雪楓烈士紀念館、雪楓亭,江上青烈士紀念館、江上青烈士銅像,百米紀念碑廊等建筑物,陳列著彭雪楓、江上青、王子玉、魏正賓、曹化東等烈士的英雄事跡。
圖為彭雪峰將軍銅像。李暢 供圖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全面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監督管理;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加快推進我縣紅色文化旅游資源的保護、挖掘與利用。1938年11月,江上青被中共安徽省工委任命為皖東北特別支部書記。1995 年, 陵園安放了江上青烈士銅像,并建造了江上青紀念館。江上青烈士銅像正面刻有劉玉柱(江上青烈士戰友, 原國家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題寫的“江上青烈士”5 個大字。紀念館為仿古式建筑,館藏牌匾、圖片、詩詞、書畫等資料60 余件, 生平事跡展版分“書香門第”、“投身革命”、“開辟淮北”、“丹心永照”4 個部分,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了江上青烈士光輝戰斗的一生及其卓越的功
勛和崇高的品質。
圖為丹心永照部分事跡圖。李暢 供
“彭雪楓將軍37歲血灑夏邑,江上青烈士28歲殉國小灣,他們用青春兌現了‘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的誓言。”現場講解員、縣烈士陵園主任孫德龍動情地說。近年來,泗縣依托陵園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年均接待各界瞻仰群眾15萬人次,成為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省國防教育基地。
圖為志愿者觀看彭雪峰將軍事跡圖。李暢 供
“點亮八皖”團隊已連續三年,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探尋,對安徽省 135 家紅色基地(烈士陵園、博物館、文化館、 舊址、故居)深入探訪,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緬懷,更是一場精神接力。活動深化了青年學子對本土紅色資源的認知,未來團隊將持續挖掘烈士精神的時代價值,讓紅色江山代代相傳。(文 李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