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河南工業大學“二七紀念館研學隊”走進鄭州市二七紀念館,開展“追尋二七精神賡續紅色血脈”研學活動。此次活動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歷史為脈絡,通過深度參觀學習、紅色故事分享會、知識問答競賽等環節,引領團隊成員探尋紅色印記,感悟“二七精神”內涵,推動紅色文化傳承。

圖為研學隊在觀看二七大罷工紀錄片。通訊員邱劉凱攝
當日上午,研學隊成員在鄭州市二七紀念館集合完畢。在專業講解員的引領下,成員們有序進入展廳,開啟深度參觀學習之旅。展廳內,一件件承載歷史的文物、一幀幀珍貴的影像資料,將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的歷程徐徐展開。從工人運動的籌備,到罷工浪潮的席卷,再到面對反動勢力鎮壓時的堅韌,歷史場景在成員們眼前生動還原。成員們駐足凝視、認真聆聽,透過銹跡斑斑的鐵路工具、泛黃的罷工傳單,觸摸百年前工人階級為爭取權益、捍衛尊嚴而奮勇抗爭的熱血軌跡,沉浸式感悟“二七精神”的起源與傳承。

圖為小組團隊在二七紀念館留言板留言。通訊員邱劉凱攝
深度參觀結束后,紅色故事分享會在紀念館休息區拉開帷幕。參與者圍坐交流,分享自己印象深刻的革命事跡。有的成員講述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中,工人領袖不畏強權、帶頭抗爭的英勇;有的聚焦普通工人在罷工中默默奉獻、堅守信念的細節。這些故事,讓“二七精神”不再是書本上的概念,而是一個個鮮活的、有溫度的過往。分享過程中,成員們結合當代價值展開討論,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傳承“二七精神”,將其融入日常學習與生活,以青春之姿踐行紅色使命,讓革命精神在當代社會持續煥發生機。

圖為小組成員與二七紀念館合影。通訊員羅淋尹攝
知識問答競賽環節,進一步點燃成員們的學習熱情。研學隊圍繞二七革命歷史與“二七精神”精心設置題目,涵蓋罷工時間節點、重要人物事跡、精神內涵解讀等內容。以小組為單位的搶答形式,激發成員們的競爭意識與團隊協作力。競賽現場,成員們反應迅速、對答如流,在激烈的角逐中,鞏固研學所學知識,也讓“二七精神”的核心要義,在反復問答中,更深層次地植入成員們的認知體系。
“二七紀念館研學隊”能高效推進此次活動,離不開扎實的工作基礎。團隊成員具備扎實的歷史文化知識儲備,部分成員長期深耕紅色文化研究領域,對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歷史脈絡與“二七精神”內涵有著深刻理解。活動籌備階段,團隊系統收集整理二七塔及二七紀念館相關資料,制作詳細研學知識手冊,為活動開展筑牢知識根基。同時,成員間分工明確,活動組織、宣傳推廣、安全保障等環節責任到人。憑借多次協同完成校內紅色主題教育活動積累的經驗,團隊在人員協調、活動執行上駕輕就熟,保障研學活動有序推進。
此次研學活動,預期成果正逐步顯現。參與者通過撰寫研學心得體會,梳理參觀、分享、競賽中的感悟,深化對“二七精神”的認知,愛國主義情懷在文字記錄中不斷升華。活動過程中,團隊以圖文形式記錄研學全流程,后續將整理成紀實報告,借助校園宣傳、線上平臺等渠道,擴大紅色文化傳播力,讓更多人了解“二七精神”。此外,團隊計劃以此次活動為藍本,構建紅色研學實踐案例庫,從活動策劃、執行到成果轉化,全方位總結經驗,為后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可參考的范例,推動紅色研學模式的優化與推廣。
“二七精神”是先輩們用熱血鑄就的精神豐碑,此次鄭州市二七紀念館研學活動,是青年群體觸摸歷史、傳承精神的一次生動實踐。“二七紀念館研學隊”以行動為筆,書寫紅色傳承的青春篇章,讓“二七精神”在新時代青年的探索與踐行中,持續傳遞力量,照亮更多人傳承紅色基因、奮進時代征程的道路。

圖為實踐隊在二七紀念館前合影。通訊員張明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