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路同行,策馬揚邊|陜科大“水果面膜”到馬邊,助力彝鄉果業煥新!
今年8月,“青芒·少年”彝鄉化學科普實踐團帶著陜科大產學研融合的溫度和助力鄉村振興的熱忱奔赴馬邊,為彝鄉果農帶來“水果面膜”——腐殖酸免套袋膜劑,一場關于科技賦能果業的故事,在馬邊的果園里悄然開啟。
果農的煩惱,我們懂
實踐團成員走進果園,看到果園里的石榴和獼猴桃樹,深切感受到果農的辛勞與果樹的“小狀況”。傳統套袋雖為護果必要環節,卻需果農起早摸黑耗費大量人力,且套袋果實易因日照不均、通風不足遭遇病蟲害。目睹果農因果實受損而心疼的神情,實踐團更堅定了推廣“水果面膜”的決心——通過“產-學-研”相結合,達到科技為果農減負、為果樹護航的目的。
帶著“黑科技”,奔赴果園
陜西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牛育華教授團隊研發的“水果面膜”是以腐植酸為綠色原料制成的液態膜,噴施果面后迅速成膜,如同給果實穿上“隱形防護衣”。說是“水果面膜”,但可不僅僅只能為水果提供保護。針對不同的水果種類,結合生產地的實際情況,如日照時間、降水量、土壤條件等,通過調整原料的配比、添加相應的添加劑等,可以設計出一系列的“水果面膜”,比如說根據馬邊縣當地的水土條件以及其特色水果種類,設計出“獼猴桃面膜”、“石榴面膜”。它無需果農費時費力套袋,通過無人機噴施,短短幾分鐘即可為大片果園的果實“敷膜”;將果農從繁重勞動中解放出來。這層膜不僅能抵御病蟲害,還能鎖水保肥,讓果實自然受光、著色均勻、口感更甜、個頭更大,顯著提升品質。此外,腐植酸原料天然可降解,避免了傳統套袋的塑料污染,守護果園生態,為果實生長提供純凈環境。針對水果生長過程中由于日灼、過量降水、微肥欠缺等引起的裂果現象,陜科大基于“水果面膜”研發出防裂果膜劑,有效地解決了水果裂果現象。植物防凍膜劑可使水果在生長過程中免受“倒春寒”的造成的減產、絕產現象。
果園中,實踐團成員手持獼猴桃向果農細致講解,從原料來源、噴施效果到相較傳統套袋的優勢,力求讓果農明白“水果面膜”的優勢所在。講解至興處,實踐團成員們現場演示,藥液在果面成膜的瞬間,果農眼中的好奇與期待使得本次實踐意義非凡。
科技搭橋,共赴新篇
當地老鄉的認可和支持為實踐團在馬邊推廣產品注入底氣,他們熱情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果園并介紹果園情況,推動科技成果從實驗室真正走進田間地頭。此次馬邊之行,不僅是推廣一款產品,更是搭建起“科技助農橋”:橋的一端是高校科研的溫度,另一端是果農對豐收的期盼。
“水果面膜”若能在馬邊果園扎根,將讓果實品質更優、果農笑容更甜。未來,“青芒·少年”彝鄉化學科普實踐團將繼續帶著更多科研力量,把科技“種子”播撒在鄉村振興的土地上,讓青春在助力馬邊果業騰飛的路上綻放更亮的光芒!
作者署名:雷凱杰,雷云浩,劉德葉,李騎男,楊瑞琰,范雨眸,史欣雨
圖文來源:劉生學,法宏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