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國家資助政策下鄉號召,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8月3日,廣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洽思”資助下鄉團隊聯合湛江南三鎮社工站及田頭村黨群服務中心,創新采用“駐點咨詢+入戶走訪+主干道宣傳”三位一體模式,深入田頭村、藍田村、領腳村等3個村落,織密資助幫扶網絡,為鄉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南三鎮作為偏遠海島,曾因信息滯后導致助學政策難以精準覆蓋。團隊依托社工黨群服務中心“人熟、地熟、情況熟”優勢,精準對接困難家庭,讓政策宣講更具“家門口”的親切感。


一、廣場駐點:你問我答講透政策
清晨,田頭村文化廣場的“洽思”攤位前人頭攢動。在村委陳書記的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咨詢。隊員們手捧宣傳冊,對著村民的問題逐一拆解。“我家娃明年上大學,有什么資助政策?”村民A大姐打聽。隊員小周立刻拿出手冊:“阿姨您看,現在有國家助學金……”一對一的細致解答,讓政策在熱問聲中變得清晰可觸。

二、入戶走訪:鄉音拉近距離 關懷落到實處
除固定攤位,資助隊分成兩支小隊,兩支小隊踩著各個村巷石板路入戶時,正遇上一位和藹的阿婆。見她聽不懂普通話,隊員小游立刻切換方言:“阿婆,您家有孩子在上學嗎,我們是來進行資助政策宣傳的….。”接過隊員遞來的手冊,阿婆摩挲著手冊耐心聽講解,從解讀政策到指導填表,隊員用當地語言溝通,親切解讀政策,消除傳遞障礙。手把手指導有需要的家庭填寫申請表格。這種“進家門、講明白”的方式,讓國家資助政策真正走進村民心里,確保每一項福利都能精準落實到有需求的群眾身上。

三. 主干道“流動”宣講:希望隨行播四方
除此之外,隊員們依托田頭圩內主干道這一村民日常出行的重要路徑,開展流動宣講活動。隊員們沿著主干道緩慢行進,通過吆喝資助政策要點,同時隨手配備宣傳資料,向過往村民面對面講解資助范圍、申請條件、辦理流程等內容,讓惠民政策更直接、更便捷地觸達每一位村民。遇到街邊納涼的胡姨,我們主動遞上《廣東省學生自主政策簡介》,簡單講解“獎、貸、助、勤、免、補”等八大資助政策。胡姨表示:“這國家政策好啊,正好我們家里出了兩個大學生,我和他們說啊。”

此次資助政策“下南三”行,是國家教育公平的“鄉土實踐”,是鄉村振興的“教育注腳”,是打通國家資助政策宣傳的“最后一公里”,同時,精準的資助宣傳讓南三鎮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政策的陽光照耀下,擁有平等的成長機會,有效助力南三鎮鄉村教育發展。
撰文|趙紫恩
圖片|周杼衡
一審|金秀泓 鄒文貽
二審|黃樂涵 游雯慧
終審|謝蘭星 文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