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2025年7月30日淮北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深耕八皖沃土,云聚紅跡鑄新篇”點亮八皖實踐團志愿者前往安徽蕭縣蔡洼淮海戰役總前委會議暨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學習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參觀,讓大家深入了解淮海戰役歷史,汲取奮進力量,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革命精神。眾人懷著崇敬之心,仔細聆聽講解,回顧那段波瀾壯闊的戰爭歲月,收獲頗豐,紛紛表示將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立足崗位,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踏入蔡洼紅色教育基地,一座莊嚴肅穆的總前委五同志雕像便映入眼簾,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譚震林五位總前委成員的雕像栩栩如生,仿佛在訴說著當年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圖為淮海戰役五位總前委成員雕像 武學博 供圖
走進舊址的核心區域——楊家臺子,這里完整保留了當年總前委會議的場景。屋內,簡陋的桌椅、陳舊的馬燈、布滿標記的作戰地圖,一切都維持著當年的模樣,瞬間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了1948年12月17日那個決定戰局走向的夜晚。就在這里,總前委成員們徹夜商討,研究部署圍殲杜聿明集團的作戰計劃,為淮海戰役的全面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淮海戰役五位總前委成員 武學博 供圖
在淮海戰役紀念館內,豐富的歷史文物和詳實的圖文資料,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了淮海戰役的全過程。863件(套)珍貴文物靜靜陳列,其中28把沖鋒號、136件槍支彈藥、217份文獻資料等,每一件都承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生動再現了戰士們英勇無畏、浴血奮戰的場景,以及人民群眾踴躍支前的魚水深情。
圖為沖鋒號等文物圖片 武學博 供圖
同時,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三大戰役之一,是一場人民的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以少勝多,為新中國的成立奠定了堅實基礎。蔡洼淮海戰役總前委會議暨華東野戰軍指揮部舊址作為這場偉大戰役的關鍵見證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偉大的革命精神。2006年,它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后又成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在保護和傳承紅色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為紅色教育基地墻面照片 武學博 供圖
如今,基地通過文物展陳、場景復原、科技互動等多元方式,讓沉睡的歷史“活”了起來。從總前委會議室里的煤油燈到紀念館中帶著彈痕的沖鋒號,從VR技術還原的戰役場景到非遺梆子戲演繹的紅色故事,每一處細節都在訴說著淮海戰役的艱辛與輝煌,讓參觀者在沉浸式體驗中觸摸歷史溫度、感悟精神力量。
蔡洼紅色教育基地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精神的傳承之地。在這里,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將永遠激勵著后人,在新時代的征程中,不畏艱難,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相信未來,蔡洼紅色教育基地將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不斷創新發展,讓淮海戰役精神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通訊員:武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