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博物館探秘:館內那些觸動心靈的歷史印記
發布時間:2025-08-03 關注:
來源:伍佳偉
我于7月21日來到巢湖博物館門前,一踏入巢湖博物館的大門,就被館內濃厚的歷史氣息所包圍。這里的每一件展品、每一個展廳,都像一本厚重的史書,等待著我們去翻閱。
遠古時期的巢湖展廳里,昏暗的燈光下,那些沉睡了億萬年的魚龍化石靜靜躺在展柜中。透過玻璃,能清晰看到魚龍骨骼的每一處紋路,它們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巢湖盆地遠古時期的生態景象。“你們看這個魚龍化石的體型,推測它生前肯定是水中的佼佼者。” 隊長指著一塊巨大的化石說道。我們圍在展柜旁,用手機查閱著相關資料,對比著化石的特征,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巨獸橫行的遠古時代。
巢湖歷史文化展廳是我們停留最久的地方。先秦時期的石斧、石錛,雖然造型簡單,卻凝聚著古人的智慧。那把青銅壺,壺身雕刻著精美的花紋,歷經千年歲月的洗禮,依然散發著古樸的光澤。我們仔細觀察著花紋的樣式,討論著當時的工藝水平。兩座漢墓精品文物更是讓我們驚嘆不已,漆器上的彩繪色彩依舊鮮艷,玉器的質感溫潤細膩,很難想象在兩千多年前,古人就能有如此高超的技藝。
放王崗漢墓遺址陳列展廳給我們帶來了別樣的震撼。展廳按照漢墓原址復原,我們能清晰看到墓的結構布局。墓道、墓室的設計,讓我們對漢代的喪葬文化有了直觀的認識。講解員介紹著出土文物時的場景,我們仿佛能看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的畫面。那些從墓中出土的漆木器、青銅器,在燈光下靜靜陳列,訴說著墓主人當年的生活場景。
巢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里,巢湖民歌的音頻在空氣中流淌。墻上展示著民歌的樂譜和歌詞,旁邊的展柜里擺放著制作巢湖民歌伴奏樂器的工具。我們戴上耳機,靜靜聆聽著那悠揚婉轉的曲調,感受著巢湖人民的生活情感。還有那些巢湖剪紙作品,題材豐富,技藝精湛,人物、花鳥在紙上栩栩如生,讓我們感受到了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巢湖革命歷程展廳內,一張張老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新四軍的軍帽、渡江戰役時的船只模型,都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渡江第一船” 的場景再現,更是讓我們仿佛置身于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心中涌起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在館內的各個角落,都能看到工作人員精心布置的細節。展柜的燈光角度恰到好處,既能讓我們清晰觀賞文物,又不會對文物造成損害;每個展品旁邊都有詳細的說明牌,介紹著文物的年代、用途和歷史背景。這些細節之處,讓我們感受到了博物館工作人員對文物的珍視和對觀眾的負責。
離開展廳時,我們的筆記本上已經記滿了密密麻麻的筆記,手機里存滿了文物的照片。這次巢湖博物館之行,讓我們近距離接觸了巢湖的歷史與文化,館內的每一件事物都深深觸動著我們的心靈。我們相約,下次還要再來,細細品味這些歷史印記背后更深厚的故事。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