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為中心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5-08-03 關注:
來源:大學生之聲
隨著中央一號文件持續聚焦鄉村振興,基層如何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廬江縣八里村通過"三產融合促增收、文化傳承留鄉愁"的實踐,打造出鄉村振興的縣域樣板。書記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本。”蘇書記介紹,八里村依托本地資源,打造了“種植+加工+旅游”的全產業鏈模式。村里成立合作社,規模化種植富硒水稻、有機茶葉,并引進深加工企業,開發米酒、茶油等高附加值產品。“我們不僅要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蘇書記說,村里還搭建了電商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等方式,讓村民的農產品走出去。
曾經的八里村,因過度養殖導致水體污染。近年來,村里推行“生態修復+產業轉型”模式,關停污染企業,治理河道,并發展生態農業、林下經濟。如今,村里建起了濕地公園,吸引了白鷺棲息,成為周邊城市的“生態后花園”。“環境好了,游客來了,村民的錢袋子也更鼓了。”蘇書記說,生態優勢正轉化為經濟優勢,村里開發的“生態民宿”“親子農場”等項目供不應求。書記說:“我們始終把黨的建設作為根本保障。一是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二是夯實基層基礎,實施“紅色堡壘”工程,提升黨支部戰斗力;三是深化作風建設,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八里村的實踐告訴我們,鄉村振興不能‘一刀切’,必須因地制宜、多元探索。”蘇書記說,下一步,將總結推廣八里村經驗,推動更多鄉村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振興之路。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