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支點·實踐有聲】庭審宣法理,法育少年時
時間:2025-07-27 23:38:39 關注:
拒絕“綁架”——學會說“不”的勇氣
當別的小朋友“強迫”分享玩具時,當大孩子要求做自己不愿意的事情時、當被迫幫別人跑腿時,孩子們到底會如何選擇?為了幫助孩子們解決困擾,隊員張詩涵為大家準備了一堂教會大家面對欺凌主動說“不”的心理課。張詩涵老師從“什么是‘被強迫’和‘被欺負’”開始,向同學們科普了在校園生活中可能遇到“綁架”場景,讓大家明白自己才是校園生活的主體。
在張詩涵老師的講解下,孩子們漸漸明白了在遇到不舒服的事情時,要敢于說“不”,主動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要獲得屬于自己的尊重。
法庭演繹——校園中的“法治嚴明”
反對校園欺凌是校園法治教育的重要一環,也是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隊員李思語為大家精心策劃了一期以“防范校園欺凌”為主題的模擬法庭。木槌聲鄭重響起,敲響的是法律的莊嚴鐘聲;孩子們表情嚴肅,展現的是法律的公正嚴明;臺詞聲嚴謹有序,念出的是法律的秉公無私。點點滴滴無不體現著孩子們對法律嚴肅與尊敬的態度。
在李思語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們不僅感受了到了法律的莊重,也幫助孩子們樹立了寶貴的法律意識。
識騙指南——防詐之心警鐘長鳴
網絡詐騙風險日益劇增,并且受害人群逐漸開始呈現年輕化態勢。在這種情況下,對孩子們進行反詐宣傳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隊員趙政為大家帶來了一節以“防騙小衛士在行動”為主題的話劇課。將當下最為常見的詐騙方式和最為典型的詐騙案例系統全面的給孩子們講解。同時通過臺詞對白,角色扮演,自主創作等方式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自發的融入課堂。
趙政老師也給大家分享了不少自己所熟知的詐騙方式以及反詐小技巧,希望孩子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抵制誘惑,提高反詐意識,如沐春風般茁壯成長。
日暮西沉,孩子們披著漫天霞光踏上歸家的旅途,這一次,每一個孩子手中都提著一盞法律的明燈,照亮了孩子們的心靈,也照亮了孩子們前行的路。祝福孩子們在法律這盞明燈的指引下,可以走到更遠的地方。
文案:周一笑 胡卓祎
排版:王楹
圖片:農珧 陳立志 閔文睿
責編:肖博文
審核:肖博文
作者:李思語 來源:雛鷹計劃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