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的支教課堂圍繞“青春聚力擔使命,鄉村振興踐初心”的主題順利開展。今日以學習“兩彈一星”精神為主,踐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科學精神,在助力支點建設中與孩子們一同放飛青春夢想。
遙望星河——與思政課中體悟科研精神
“兩彈一星”凝聚著科技工作者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和赤膽忠心,反映出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新時期推動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今年“雛鷹計劃”社會實踐隊國家級立項成功獲批2025年全國大學生“兩彈一星”精神志愿宣講團,隊員李思語為此精心準備了一節思政課。“兩彈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彈、導彈和人造衛星,它是新中國在艱苦條件下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奠定了我國國防科技的基礎。
隨著李思語老師的講述,大國重器的種子在孩子們的心中落地生根。先輩們前仆后繼的沖鋒、默默無聞的堅守、深藏功與名的胸懷,無時無刻都在溫潤著孩子們的心靈。
一飛沖天——于實驗課中放飛少年夢想
衛星環繞是無數追夢人的祈愿,火箭升空是代代航天人的追求,希望在鄉村學校的孩子們也能感受火箭飛天的震撼,隊員羅錦旺和汪昊天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堂以“水火箭”為主題的科學小實驗。午后教學樓旁的空地下,孩子們一雙雙充滿好奇的眼睛看著羅老師手中的重啟裝置,豎起耳朵仔細聆聽羅老師講述的操作要點以及注意事項。
在羅錦旺老師和汪昊天老師的保護下,孩子們興奮的用氣筒給水火箭充滿氣,隨后水火箭迅速飛出,在孩子們驚喜的目光中飛出一道完美的弧線,一起飛向遠方的,還有孩子們那一飛沖天的夢想。
科創繪夢——于AI課中繪出創新記憶
AI是什么?AI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AI有沒有可能給社會大家帶來危害?為了讓孩子們對AI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隊員汪昊天和胡卓祎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節以“數字啟蒙”的AI課。從陌生到熟悉、從相遇到相知,孩子們認識了這位名為AI的朋友;從嘗試到大膽、從距離到互動,孩子們走進了AI的游樂場;從迷茫到清晰、從相信到辯證,孩子們在AI偵探的世界的獲得新的體悟;從懵懂到到熟知、從喜歡到思考,孩子們在自己設計的AI中留下難忘的回憶。
在汪昊天老師和胡卓祎老師的講解下,AI不再是孩子們未知的際遇,而是可以理性認識,改善生活的工具,也希望孩子們能借助AI走得更遠。
健康守護——于醫學課中學習輻射知識
不少孩子都曾在醫院的放射科見到過小心輻射的標語,但為什么要小心輻射,孩子們不得而知,為了幫助孩子們系統的了解輻射的內容,隊員王楹給大家準備了一節以“核輻射”為主題的醫學課。王楹老師從核輻射的常見情況講起,可能出現在醫療衛生領域,也可能出現在原子彈氫彈等武器的研發及使用過程,還有各種信號基站與核電站等。長期處于這種工作環境可能會給身體以及基因帶來不可逆的損傷。隨后便是提醒孩子們要遠離這類場所,在遇到相關的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就醫。
王楹老師隨后給孩子們講解了我國“兩彈一星”的建設者們在進行相關科研工作時所面臨的嚴峻環境。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既明白了面對核輻射要保護好自己,同時也對“兩彈一星”的先輩建設者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與敬佩。
日落云影,霞光漫天,孩子們滿載而歸。有“兩彈一星”精神的理解、也有水火箭飛翔的快樂,有AI啟蒙的全新認知,也有對核輻射的學習和對兩彈元勛們的尊重與愛戴。屬于“兩彈一星”的火種在孩子們心中燃起,伴隨著大家一起成長,終將匯成燎原之勢,點亮萬里前程。
文案:周一笑 胡卓祎
排版:王楹
圖片:農珧 陳立志 閔文睿
責編&審核: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