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籽同行”開展雙軌實踐活動 賦能山區學生成長
廣東科技學院赴三水“籽籽同行”突擊隊于2025年7月15日前往廣東省清遠三水瑤族鄉三水民族小學組織開展為期10天的支教活動。第一天活動內容為扎染文化體驗與網絡安全教育活動。兩項活動以實踐為核心,分別從非遺傳承與安全防護角度,為當地學生提供多元成長支持。
扎染文化體驗:系統傳授非遺技藝
上午開展的扎染活動分為理論講解與實踐操作兩部分。支教老師首先介紹扎染的歷史沿革,明確其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唐代進入興盛階段,北宋后持續傳承至今,并結合《齊民要術》相關記載,說明藍靛染料的傳統制作與應用原理。

圖為老師分享扎染知識。“籽籽同行”突擊隊 供圖
講解中,重點解析“捆扎”與“染色”的工藝邏輯:通過演示不同捆扎力度(緊扎形成明顯留白、松扎導致染料滲透范圍擴大)和染色時長(10分鐘至30分鐘的顏色深度差異),讓學生理解操作參數對成品紋樣的影響。

圖為學生們討論扎染方法。“籽籽同行”突擊隊 供圖
實踐環節,支教組提供標準化材料(純棉白布、藍靛染料、皮筋、塑料盆等),學生按步驟操作:先將棉布充分浸濕,再根據設計需求進行折疊、纏繞、捆扎,隨后浸入染料靜置規定時長,最后拆去捆扎物完成作品。
過程中,學生分組創作,作品涵蓋幾何紋樣、自由紋理等類型,部分作品融入當地瑤族傳統圖案元素。活動結束后,所有成品統一晾曬,用于后續校園文化展示。

圖為優秀學生作品展示。“籽籽同行”突擊隊 供圖
網絡安全教育:聚焦詐騙防范實效
午后的安全教育課程圍繞網絡詐騙防范展開。支教老師以3起山區學生遭遇的真實案例(“冒充助學機構詐騙”“游戲賬號交易詐騙”“刷單返利詐騙”)為樣本,分析詐騙分子的操作流程:包括信息獲取、誘餌設計、心理誘導、轉賬實施等環節,明確此類行為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個人信息泄露等后果。

圖為老師分享防詐騙知識。“籽籽同行”突擊隊 供圖
為強化認知,課程設置情景模擬環節。學生分組還原“虛假中獎信息誘導點擊鏈接”“冒充班主任要求轉賬”等場景,老師在旁記錄關鍵環節,隨后針對性拆解:指出“限時領獎”“緊急操作”等話術的誤導性,強調“官方渠道核實”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總結“三不一要”防詐原則:不輕信陌生信息、不透露個人及家庭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遇到可疑情況及時向老師或家長求助。
“籽籽同行”支教組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通過“非遺+安全”的組合設計,既填補了當地學生在傳統工藝認知上的空白,又提升了其網絡安全防護能力。下一步,支教組將根據本次活動反饋,優化課程設計,持續開展類似實踐活動,為山區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長支持。
此次活動的開展,為民族地區校園文化建設與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經驗,實現了傳統文化傳承與實用技能培養的有機結合。(通訊員:梁皓然 謝馨逸 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