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師范大學調研團赴段園鎮開展葡萄產業專項調研活動
時間:2025-07-22 22:37:04 關注:
6月28日,淮北師范大學“鄉村振興·鄉土經濟觀察團”10名同學共赴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區段園鎮,開展為期一天的“三下鄉”實踐調研。此次活動以當地葡萄種植產業為核心,通過實地考察、入戶走訪及問卷調查等形式,快速掌握產業發展現狀與民生基本需求,為后續助力鄉村產業提質增效奠定基礎。
葡萄種植基地:產業基礎扎實但瓶頸凸顯
上午9時許,實踐團抵達段園鎮大莊村葡萄種植基地。作為當地特色產業,葡萄種植覆蓋全鎮多數農戶,是村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現場可見,連片的葡萄藤沿架有序分布,成熟果實飽滿緊實,農戶正進行采摘、分揀等作業。
“本地葡萄品質優良,但品種結構相對單一,傳統品種占比偏高,高端品種推廣范圍有限。”基地負責人向隊員們介紹,銷售環節仍以線下批發為主,收購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農戶議價能力較弱。一位正在勞作的農戶補充道:“種植過程中,缺乏系統的技術指導,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多依賴經驗,有時會影響果實品質穩定性。”
實踐隊員通過實地觀察發現,基地灌溉設施較為簡易,標準化程度不足;采摘后處理及包裝環節簡陋,難以滿足高端市場需求。這些信息被詳細記錄,作為分析產業發展瓶頸的重要依據。
入戶走訪調研:民生訴求與發展期盼清晰呈現
上午11時,實踐團分3組前往段園村、牛眠村開展入戶走訪,計劃完成20余份有效問卷回收。在與村民的面對面交流中,葡萄產業發展及生產生活的具體情況逐漸清晰。
“葡萄種植收入基本能覆蓋家庭日常開銷,但存在銷售渠道單一、運輸不便等問題。”一位村民向隊員們展示家中分揀好的葡萄,“田間道路條件較差,雨天泥濘難行,果實運輸成本較高;且年輕人多外出務工,勞動力相對短缺。”隊員們在問卷中詳細記錄這些情況,并標注為重點關注問題。
走訪中,村民對新型銷售模式的需求較為突出。多位農戶表示,雖知曉電商銷售可提升收益,但缺乏相關技能與指導,難以自主開展。隊員們結合案例,現場演示了短視頻拍攝、線上展示等基礎操作,建議村民通過直觀呈現種植過程吸引消費者。
此外,調研發現村民對公共服務有一定期待,希望能改善村內文化活動設施,豐富農閑生活。
調研總結:初步建議與實踐成效
下午3時,實踐團結合當日調研情況形成初步結論與建議。針對葡萄產業,建議從三方面著手:一是引進適配本地的高端品種,優化種植結構;二是對接電商平臺,開展針對性培訓,拓展線上銷售渠道;三是加強技術指導,提升種植標準化水平。
關于民生改善,建議優先推進田間道路硬化,降低運輸成本;利用村內現有空間,增設簡易文化設施,滿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
村委會工作人員對調研成果表示認可,認為建議貼合實際,具有參考價值。實踐團指導老師表示,此次短期調研雖時間有限,但隊員們通過深入一線,直觀了解了鄉村產業發展與民生需求,為后續形成更具針對性的幫扶方案積累了一手資料,也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化了對鄉村振興的理解。
(通訊員 彭章耀)
作者:彭章耀 來源:淮北師范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