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實踐活動的專業深度與精準度,7月6日,“翼展青疇,航耘句土,共拓農桑富路”實踐團率先前往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天之翼”無人機工作室,開展了一場以 “科技支農、實踐育人” 為主題的參觀交流活動。通過實地調研與實踐體驗,兩校成功搭建起資源共享、協同發展的合作橋梁,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力量。
科技賦能:探秘“天之翼”無人機工作室在“天之翼”無人機工作室負責人、信息工程學院趙中營老師的帶領下,實踐團隊參觀了陳列的各類無人機、機載傳感設備以及配套的智能數據處理平臺。趙中營老師結合多年一線實踐經驗,生動解析了無人機在農作物長勢動態監測、變量精準施藥、病蟲害智能識別、農田三維測繪與灌溉智能規劃等智慧農業場景中的核心技術原理與應用優勢。從設備性能參數到實際作業流程,從技術創新點到產業落地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搭配琳瑯滿目的專業裝備,讓隊員們直觀觸摸到科技賦能農業的前沿脈動,深刻體會到現代農業與智能科技融合的無限可能。
深度交流:共話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路徑在隨后的交流環節中,趙老師與實踐團員們展開了熱烈討論,趙中營老師以蘇南丘陵地區農業生產為樣本,分享了植保無人機在服務地方農業升級中的實戰經驗:針對作物品種調整噴幅壓力、破解續航短板等技術難題,一個個鮮活案例為隊員們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實踐團成員則結合自身專業方向,就無人機在鄉村生態監測、小農戶輕量化應用等議題積極發問,碰撞出諸多有益思路。
此次赴“天之翼”無人機工作室的交流學習,既是實踐團下鄉前的 “技術充電”,更是職業院校協同育人的生動實踐。它不僅拓寬了學子們的科技視野,深化了對農業智能化的認知,更夯實了即將開展的句容鄉村科技服務的技術根基,彰顯了青年一代以科技之力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