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寧波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港口,有著1700年歷史的東吳鎮更是被譽為“一帶一路”活化石小鎮,保留著眾多的海絲文化遺跡。為了助力海絲遺產活化利用與發展傳承,探索當地文化研學“化零為整”新路徑,幫助學生建立和深化對海絲文化的認識,2024年7月18日,寧波大學社會實踐小分隊成員帶領鳳鳴社區假日學校的學生們前往東吳鎮天童老街和海絲文化館,依托教育戲劇形式,開展了一場“海絲文化”主題研學活動。
7月18日上午,以實踐隊精心設計的、取材于自當地民間傳說的“海上絲綢之路”故事為主線,隊員們化身“村女”、“趙王”等角色,巧妙地將天童老街各個研學基地、海絲文化館、山海書店等具有文化內涵的景點串成一條線,改變了以往研學課程純講述的教育形式,采用了沉浸式體驗的教育戲劇方法,在海絲文化遺跡上再現了遙遠的海上絲路故事。
手持專門設計的“海絲”文化打卡地圖,在天童老街,學生通過各種游戲形式,回憶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要素,了解了茶葉貿易知識。在海絲文化館,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身臨其境般感受到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輝煌歷史。
東吳鎮海洋文明璀璨,民俗文化繽紛。教育戲劇形式不僅為當地民俗文化研學發展提供新了思路,更有利于深入挖掘海絲文化的豐富內涵,盤活海絲遺產資源,為其傳承與發揚再啟新篇章。
通訊員 寧波大學 馮雨萱 龔小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