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時光之旅,共繪文物華章
中國青年網鄭州7月7日電(通訊員 何興科 劉歐萌)2024年7月7日到7月14日河南博物院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由來自河南工業大學的‘重探文化脈絡,傳承歷史精神’社會實踐團隊,他們懷揣著對歷史的熱愛與尊重,以免費導游的身份,為游客們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盛宴。在當今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往往忽視了對歷史文化的學習和傳承。為了加深對本國乃至世界文化遺產的了解,提升文化自信,此次實踐旨在通過親身體驗,讓學生們直觀感受歷史的厚重,理解文物的價值,以及它們對于現代社會的意義。其中,劉歐萌與何興科分別擔綱唐代與夏商展館的講解重任,而其余成員則默默在幕后提供堅實的后勤支持。

步入河南博物院的唐代展館,仿佛穿越了千年的風塵,來到了那個繁榮昌盛的時代。劉歐萌以她溫婉而富有感染力的聲音,引領著游客們走進這段輝煌的歷史。她站在一尊精美的唐三彩馬前,細致入微地講述著唐三彩的制作工藝與藝術特色,那色彩斑斕的釉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仿佛訴說著唐代工匠的匠心獨運。隨后,她又引領大家欣賞了唐代壁畫、金銀器皿等珍貴文物,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讓游客們沉醉不已。與歷史的直接對話讓游客們深深體會到先輩們的智慧與勇氣,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圖為成員劉歐萌為游客講解的現場。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湯興國 攝
而在夏商展館,何興科則以他沉穩而有力的聲音,為游客們揭開了遠古文明的神秘面紗。他站在一尊青銅大鼎前,講述了夏商時期青銅器的鑄造技術與象征意義,那斑駁的銅綠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與文明的演進。何興科還帶領大家探索了夏商時期的玉器、陶器等生活用具,通過生動的講解與實物展示,讓游客們仿佛置身于那個遙遠而神秘的年代,感受到了古代先民們的智慧與創造力。

圖為何興科為游客講解青銅器的現場 湯興國 攝
武則天金簡,作為一件珍貴的唐代文物,不僅展現了武則天作為一代女皇的威嚴與神秘,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歷史價值。當我深入了解并細細觀賞這枚金簡時,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對歷史的敬畏與對武則天這位傳奇女性的欽佩。
這枚金簡的發現極具戲劇性,1982年在河南登封嵩山峻極峰北側石縫中被發現,仿佛是一位沉睡的守護者,靜靜等待了千年之后,終于得以重見天日。金簡上刻有63個字的銘文,以雙鉤楷書書寫,字體工整而有力,仿佛能夠感受到武則天那份對長生不老、真道永存的渴望與執著。
武則天金簡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它不僅代表了武則天這位傳奇女性的智慧與勇氣,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歷史價值。通過觀賞這枚金簡,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唐代文化的繁榮與開放以及武則天這位女皇的治國理念與人生軌跡。

圖為河南博物館 武則天金簡。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賈詩強 攝
在博物館的實踐活動中,我們深入參與了多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們五人協助館方進行了文物分類與整理,對館藏文物進行了系統的分類和編號,以確保每一件文物都得到妥善保管。在展覽策劃與設計方面,我們參與了從主題確定到布局安排的整個過程,力求讓展覽既具有專業性又富有吸引力。在觀眾服務與互動環節,我們積極與游客互動,解答疑問,同時參與了互動體驗項目的設計,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對于文物保護與修復,我們學習并實踐了基本的文物修復技術,增強了對文物價值的認識和尊重。在數字化技術應用方面,我們參與了博物館數字化項目的實施,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了文物的展示效果。此外,我們還參與了歷史文化研究、教育活動組織以及博物館管理學習等活動,全面提升了自身在博物館工作領域的能力和素養。
與此同時,賈詩強、朱梓童與湯興國則在幕后默默奉獻,他們負責協調游客秩序、準備講解資料、解答游客疑問等工作,為整個導覽活動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們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為這次活動增添了更多的溫暖與感動。他們針對特定的歷史時期或文化現象,選擇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展品進行深入研究,查閱了大量背景資料,并與同行伙伴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讓游客們享受到了高質量的導覽服務,更激發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自豪感。更重要的是,我們深刻體悟到了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的時代責任——那就是要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紐帶,肩負起保護和傳承人類璀璨文化遺產的重任,讓歷史的火炬在我們手中傳遞下去,照亮未來的道路。劉歐萌與何興科的精彩講解,以及賈詩強、朱梓童、湯興國的默默支持,共同繪制了一幅生動的文物華章,為河南博物院的文化傳播事業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圖為本次社會實踐團隊隊員在河南博物館前合影。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何興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