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7 關注:
來源:山東大學碧海丹心實踐隊
7月18日,山東大學“碧海丹心”實踐隊踏上了劉公島這片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土地,開展了一場意義深遠的紅色文化調研活動。此次調研旨在深入挖掘劉公島的紅色文化內涵,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為紅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青春力量。
劉公島,位于山東半島最東端的威海灣內,這座面積僅3.15平方公里的小島,卻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是北洋海軍的成軍地和覆沒地,見證了甲午海戰的悲壯與慘烈,也見證了中華民族從沉淪到奮起的艱難歷程。1888年,北洋海軍在劉公島正式成軍,然而,僅僅六年后,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劉公島也陷入敵手。這段歷史,成為了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傷痛,也成為了激勵后人奮發圖強的動力源泉。如今,劉公島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保存著眾多甲午戰爭時期的歷史遺跡,如北洋海軍提督署、水師學堂、古炮臺等,這些遺跡宛如一部部無言的史書,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又充滿血淚的歷史。
在此次調研活動中,“碧海丹心”實踐隊得到了山東大學的大力支持。山東大學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學生的社會實踐與紅色文化教育,積極鼓勵學生走出校園,深入社會,探尋歷史的印記,傳承紅色基因。
“碧海丹心”實踐隊由來自軟件學院的優秀學生組成,實踐隊帶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紅色文化的熱愛,踏上了這片土地。選擇劉公島作為調研對象,是因為這里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且具有代表性,實踐隊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在調研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運用多種調研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劉公島的紅色文化。實踐隊對島上的歷史遺跡進行了細致的考察和研究,從歷史的角度解讀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
實踐隊成員們還積極與當地的文化工作者、歷史研究者以及景區工作人員交流討論。在與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講解員的交流中,實踐隊成員們深受啟發。劉公島的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將其傳承下去,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用創新的方式將其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這段歷史。
此次調研活動對于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劉公島的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它承載著先輩們的熱血與犧牲,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精神內涵。通過對劉公島紅色文化的調研和傳承,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近代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和奮斗精神。在當今時代,紅色文化對于凝聚民族力量、推動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紅色基因就是要傳承。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歷了多少坎坷,創造了多少奇跡,要讓后代牢記,我們要不忘初心,永遠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
對于“碧海丹心”實踐隊的成員們來說,這次調研活動也是一次深刻的成長與教育之旅。在調研過程中,他們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責任的重大。
未來,“碧海丹心”實踐隊將繼續深入研究劉公島的紅色文化,進一步完善調研成果。實踐隊將通過線上宣傳等多種形式,向更多的人傳播劉公島的紅色文化,讓紅色精神深入人心。
相信在“碧海丹心”實踐隊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劉公島的紅色文化將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弘揚,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