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你童行以2 大行動”精準幫扶,破解家庭與社區難題
發布時間:2025-09-16 關注:
來源:中國藥科大學藥你童行團隊
潤心賦能行動:關注心理健康,守護成長軌跡
團隊以暑托班為主要陣地,依托日常細致觀察,緊密結合課表中“情緒小管家”“我的小小心事”“心靈樹洞”“心理疏導”等專屬環節,為兒童量身定制個性化心理幫扶方案。 在情緒管理方面,志愿者巧妙運用“情景再現”的方法引導兒童識別情緒。比如開展“情緒卡片分類”游戲,卡片上繪制著不同的情緒場景,兒童需將其分類到開心、生氣、焦慮等情緒類別中。在這個過程里,志愿者會耐心講解每種情緒的表現,還會分享“畫畫”“傾訴”等釋放負面情緒的好方法,像有的孩子會在情緒不佳時,用畫漫畫的形式把不開心的事畫出來,畫完后心情就舒暢不少;也有孩子會主動找志愿者或小伙伴傾訴煩惱。 對于因父母白天務工,長期缺乏陪伴而產生孤獨感的兒童,志愿者會專門開展“一對一心靈對話”。對話時,志愿者會先和孩子聊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如喜歡的動畫片、游戲等,慢慢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再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感受。
同時,志愿者還會進行家訪,與祖輩深入溝通,詳細傳授“多傾聽、多鼓勵”的陪伴技巧。比如告訴祖輩,當孩子分享學校趣事時,要認真傾聽并給予積極回應,像“你能把這件事講得這么清楚,真棒!”。 活動開展一段時間后,效果十分顯著。80%的家長反饋,孩子的情緒狀態變得更加樂觀,每天回家后都會興高采烈地主動分享活動中的趣事,不再因為父母白天不在家而低落。祖輩們也開心地表示:“跟著志愿者學到了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溝通,現在和孩子交流順暢多了,親子關系越來越融洽。”
學業幫扶行動:聚焦學習需求,培養自主能力
考慮到祖輩在知識儲備上存在輔導斷層的問題,團隊嚴格按照課表“學業情況調查”“學業幫扶”“課業輔導”“個性化輔學”四大環節,全力開展精準學業支持工作。 活動初期,團隊通過精心設計的問卷和專業測試,全面了解了參與暑托班的52名兒童的學習短板。經統計,低年級兒童普遍存在拼音薄弱的情況,很多孩子分不清前后鼻音、平翹舌音;高年級兒童則在數學應用題方面困難較多,難以理解題意。 針對不同年級兒童的特點,輔導過程中采用了“分層教學”模式。對低年級兒童,重點側重“學習習慣培養”,比如教導他們正確的書寫姿勢,督促他們按時完成作業。為了讓低年級兒童更好地鞏固語文知識,志愿者設計了“成語接龍”“古詩拼貼畫”等趣味游戲。在“成語接龍”游戲里,孩子們興致勃勃地你一言我一語,不僅記住了更多成語,還鍛煉了反應能力;“古詩拼貼畫”則讓孩子們用彩紙、貼紙等材料,把古詩描繪的場景拼貼出來,在動手過程中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與記憶。
對于高年級兒童,志愿者著重強化“思維方式訓練”,像數學解題思路的梳理、作文構思的方法等。此外,還組織成立“作業互助小組”,鼓勵兒童之間相互交流、討論作業難題,促進同伴之間的學習互動。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始終拒絕“直接給答案”,而是通過巧妙的提問引導兒童自主思考。例如在數學輔導中,遇到復雜的應用題,志愿者會引導孩子用“畫圖法”,把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用圖形直觀地表示出來,幫助兒童更好地理解題意,進而找到解題方法。
活動結束后,收獲了良好的反饋。73%的兒童開心地表示:“暑假作業里的難題變少了,自己能解決的題目越來越多。”65%的祖輩也欣慰地反饋:“孩子不再需要反復催促才去寫作業,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有時候還會主動去預習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