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你童行“4 類課程” 多維賦能,助力兒童全面成長
發布時間:2025-09-16 關注:
來源:中國藥科大學藥你童行團隊
紅色教育課程:厚植家國情懷,傳承精神力量
團隊圍繞 “雨花英烈精神”“黨史學習” 設計沉浸式課程,結合課表安排開展紅色影像觀看(如《小兵張嘎》片段賞析)、紅色故事講述(如雨花英烈 “獄中家書” 誦讀)、紅色主題歌唱比賽(演唱《歌唱祖國》《少年中國說》等曲目)與 “祖國大好河山展” 拼圖活動。志愿者以兒童易懂的語言解析歷史背景,引導兒童將革命精神與生活實際結合 —— 例如在 “我的家鄉” 主題繪畫中,兒童通過描繪南京長江大橋、江寧博物館等地標,表達對家鄉與祖國的熱愛。活動后,85% 的兒童能主動向爺爺奶奶分享紅色故事,部分兒童制作的 “英烈事跡手抄報” 還在社區公告欄展示,紅色基因在潛移默化中傳承。
走進藥學課程:發揮專業優勢,播撒科學種子
依托藥學專業背景,團隊設計 “趣味化 + 實用性” 藥學課程體系,嚴格匹配課表中 “藥學故事會”“藥食同源科普”“家庭小藥箱整理”“藥你知道小實驗” 四大模塊。“藥學故事會” 講述諾貝爾獎得主(如屠呦呦)的科研歷程,激發兒童科學探索興趣;“藥食同源科普” 解析山藥健脾、百合潤肺、生姜驅寒等日常食材藥用價值,還指導兒童制作 “食物黏土” 模擬食材功效;“家庭小藥箱整理” 課程中,志愿者通過情景模擬,教兒童識別藥品有效期、區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78% 的兒童課后能協助祖輩整理家中藥箱;“藥你知道小實驗” 涵蓋泡騰片溶解、碘酒變色、植物吸水、自制火山爆發(模擬藥物反應原理)等操作,抽象的化學、生物學原理通過直觀現象呈現 —— 例如在 “淀粉遇碘變藍” 實驗中,兒童親手驗證饅頭、土豆中的淀粉成分,科學探究意識顯著提升。
安全常在課程:聚焦風險防范,筑牢生命防線
針對兒童安全需求,團隊按課表開展 “居家安全知識宣講”“防溺水和節水安全教育”“用眼健康科普”“交通安全模擬” 四大模塊,拒絕 “說教式” 教學,采用 “情景演練 + 互動問答” 模式。居家安全環節設計火災逃生演練,從彎腰捂鼻動作規范到疏散路線選擇,細節貼近真實場景;防溺水課程通過 “案例分析 + 救生工具使用演示”,讓兒童明確 “六不準” 原則;用眼健康課結合 “眼保健操教學” 與 “動畫賞析時間控制”,幫助兒童養成科學用眼習慣;交通安全課則通過 “不同民族服裝舞蹈 + 交通手勢結合” 的創意形式,強化兒童對紅綠燈、斑馬線等規則的記憶。活動后,92% 的兒童能正確回答安全防護問題,不少家長反饋:“孩子現在會主動檢查家里插座是否漏電,出門還會提醒爺爺奶奶走斑馬線,安全意識真的提高了。”
多元未來課程:挖掘興趣潛能,提升綜合素養
圍繞課表中 “人文 + 藝術 + 體育 + 科學” 多元內容,團隊開設 “現代詩歌賞析”“書法課”“非遺剪紙 / 風箏繪制”“AI 知識知多少”“觀察昆蟲”“八段錦體驗”“才藝大舞臺” 等課程。“現代詩歌賞析” 中,兒童品讀《小小的船》《雨后》等作品,還嘗試創作 “藥學主題小詩”(如 “藥片像小船,載著健康跑”);“非遺剪紙”“面具 DIY”“石膏娃娃繪畫” 課程中,志愿者指導兒童發揮想象力,部分兒童制作的 “藥學主題剪紙”(如藥葫蘆、聽診器圖案)還作為禮物送給祖輩;“AI 知識知多少” 課程通過動畫演示,帶兒童了解人工智能在醫藥研發中的應用;“八段錦體驗”“籃球友誼賽” 等體育活動則幫助兒童增強體質,緩解久坐學習疲勞。65% 的兒童在活動中發現新興趣 —— 例如原本內向的兒童通過 “音樂才藝展示會” 主動演唱歌曲,性格變得更加開朗,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