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6 關注:
來源:李杭芮 程鑫宇
在現代社會中,突發狀況隨時可能發生,急救知識與技能已成為每個人必備的生存本領。為增強大眾急救意識,提升自救互救能力,[2025年六月二十三日],我們團隊走進[沈丘縣趙德營鎮],開展以“急救為人人 人人學急救”為主題的社會實踐,用青春力量播撒急救知識的種子,收獲滿滿的成長與感動。
志愿服務當天,陽光正好,參與此次社會實踐的學生志愿者們早早來到現場,布置場地、準備模擬教具、整理宣傳資料,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他們精神飽滿,熱情洋溢,展現出新時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風貌。參與此次實踐的不僅有醫學專業的學生,還有許多對急救知識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同學,大家匯聚在一起,只為將急救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社會實踐現場,志愿者們通過理論講解、實際操作演示、互動問答等多種形式,為群眾詳細介紹急救知識。醫學專業的學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創傷包扎等常見急救技能的原理和操作要點。“雙手交疊,用掌根按壓兩乳頭連線中點,頻率至少每分鐘100次,深度至少5厘米……”志愿者一邊耐心講解,一邊利用模擬人進行規范操作演示,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力求讓群眾清晰明了。
為了讓群眾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志愿者們邀請大家親自上手實踐。從最初的小心翼翼、略顯生疏,到逐漸熟練掌握操作要領,群眾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現場學習氛圍十分濃厚。一位帶著孩子來參加志愿服務的家長興奮地說:“以前總覺得急救知識很專業、很難學,今天在孩子們的講解和指導下,我居然也學會了心肺復蘇和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后遇到突發情況就知道該怎么做了,真的太實用了!”
除了急救技能培訓,志愿者們深入人群,與群眾面對面交流,解答大家在急救方面的疑惑,用真誠的態度和專業的知識贏得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此次社會實踐,對于參與的學生志愿者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成長機會。非醫學專業的同學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了實用的急救技能,增強了面對突發狀況的信心;醫學專業的學生則在教學過程中鞏固了專業知識,提升了溝通與實踐能力。“看到大家認真學習急救知識的樣子,我特別有成就感,也深刻體會到了自己所學專業的價值,以后我會繼續參加這樣的志愿服務,幫助更多人。”一位醫學專業的志愿者感慨道。
“急救為人人 人人學急救”,此次我們志愿服務團隊開展的社會實踐,讓急救知識走進大眾生活,提高了群眾的急救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也展現了當代青年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未來,這群充滿活力與愛心的學子將繼續懷揣熱情,在傳播急救知識的道路上前行,為守護生命健康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