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赴西安“集料經緯·掃描乾坤”暑期社會實踐隊——
走進實驗室探前沿 校企聯動促創新篇為深化校企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7月15日,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雷、常郗文老師率領課題組研究生及本科生“挑戰杯”團隊,攜“材料千分尺”項目前往西安公路研究院進行參訪調研與座談交流,實地參觀實驗室具體生產流程和設備,推動校企深度合作,助力實現2025年重點路段檢測自動化率達90%的行業目標。
聚焦行業需求,共話校企合作
當日上午,長安大學材料學院師生一行到訪西安公路研究院,雙方圍繞新材料研發、技術創新及人才培養展開深入交流。座談會上,西安公路研究院相關領導首先對學院師生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并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了研究院在道路材料、綠色建材等領域取得的理論成果和技術突破。
研究院科創中心主任彌海晨表示:“我們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未來將繼續深化數字賦能,探索智慧道路、低碳養護等新方向,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西安智慧。”目前西安主城區正試點的自愈合瀝青,其裂縫自修復率達70%;嵌入式傳感器路面,實時監測路面形變,路面病害預警縮短至2小時。未來,西安主干道智能化檢測路面比例將提升至50%,透水路面將覆蓋40%新建道路。
隨后,張雷老師介紹了實踐隊的基本情況以及“材料千分尺”項目的研究進展,該項目基于三維曲率擬合技術,致力于研發出集料形態分析的一體化智能檢測設備,并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實踐交流推動校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實踐,助力國家《"十四五"公路養護管理綱要》戰略部署,推動中國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高速發展。

圖1 長安大學師生在座談會上與研究院工作人員交流
走進實驗一線,探訪技術前沿
當日下午,調研團隊在西安公路研究院進行實地參觀學習。在研究院華澤道路材料有限公司總工弓銳的帶領下,師生們深入實驗室及生產車間,詳細了解新材料研發流程、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體系。此外,弓銳總工重點介紹了當前行業領先的高性能道路材料、環保建材等產品的生產技術,并與長安大學師生就材料性能優化、智能化生產等話題展開討論。參與調研的“挑戰杯”團隊學生表示,此次實踐調研極大程度拓寬了我們對道路材料創新的認知視野,更深刻體會到理論知識與產業應用的結合點,為后續科研競賽和職業規劃提供了寶貴參考。

圖2 長安大學學生參觀公路研究院實驗室
深化協同育人,共促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每一條新的交通線路,都承載人民幸福夢想。新中國成立75年間,幾代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我國交通事業持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強國建設加快推進,我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了一批世界領先的樣板工程,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人享其行、貨暢其流”,正在從愿景變成現實。
在交談會的最后,雙方表示:未來將圍繞新型道路材料研發、綠色低碳技術應用、智能檢測與養護等方向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共享科研資源、聯合申報國家級重點項目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助力我國交通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同時,我校學子將更深一步學習道路材料相關知識,為中國交通運輸行業日新月異提供有力保障。

圖3實踐隊成員與西安公路研究院工作人員合影
供圖:文龍
供稿:田登洋
審核: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