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曲阜師范大學“漁隅勘行”社會實踐隊召開了社會實踐動員大會。本次大會標志著“民宿聚變,空間重構:張家臺村在旅游業驅動下的空間結構與經濟生態優化研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正式啟動。此次社會實踐旨在深入探索日照張家臺村在旅游業蓬勃發展背景下的空間重構與經濟生態轉型。
動員大會在上午10點召開,會議由隊長張璐菡主持,她首先對活動的背景、目的和意義進行詳細介紹,并表示:“張家臺村作為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民宿經濟和旅游業的推動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希望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深入了解這一變化背后的空間重構與經濟生態優化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參考。”在動員大會上,隊長詳細闡述了實踐活動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步驟安排。實踐活動將于2025年7月2日至7月20日進行,為期20天。實踐主要集中在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區的張家臺村。

圖為實踐隊召開動員大會
步驟安排: 7月2日-7月5日,小組成員將進行資料收集與整理,了解張家臺村的歷史沿革、地理環境、產業結構以及民宿經濟的發展現狀并制定詳細的采訪計劃和調研問卷,為實地調研做好充分準備。7月5日-7月15日,小組成員將深入張家臺村,通過走訪民宿經營者、村民、村委會以及相關部門,全面了解民宿聚變對村莊空間結構與經濟生態的影響。此外,還將對村莊的空間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進行實地考察,收集第一手資料。7月16日-8月20日,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小組成員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與分析,形成初步的調研報告。報告將重點分析民宿聚變對張家臺村空間重構與經濟生態優化的影響機制、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發展的對策建議。8月20日-8月30日,小組成員將制作PPT、視頻等對實踐成果進行展示與總結。同時,還將邀請指導老師以及村民代表進行點評與交流,為后續的鄉村振興研究提供參考。
隨著民宿經濟的蓬勃發展,張家臺村的空間布局發生了顯著變化。民宿逐漸從村莊邊緣或入口向內部延伸,形成了內外分區的空間布局。這種布局既為游客提供了寧靜舒適的住宿環境,又保持了居民區的傳統私密性。同時,公共休閑區域如小廣場、綠地等的建設,促進了游客與村民的交流與互動,增強了社區凝聚力。

圖為實踐隊員與村民交流
展望未來,張家臺村在民宿聚變與經濟生態優化的道路上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一方面,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大對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如打造具有特色的漁家文化體驗村、開發海洋主題親子游項目等,以吸引更多不同類型的游客,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提升旅游消費。另一方面,應持續改善基礎設施,拓寬街道、更新旅游設施,加強餐飲住宿監管,以全面提升村莊的整體形象和服務質量。
同時,深化生態旅游理念,將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緊密融合,打造綠色、可持續的鄉村旅游品牌。通過政府、村委會、村民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有望實現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鄉村振興愿景,成為沿海鄉村發展的成功典范。
此次“民宿聚變,空間重構:張家臺村在旅游業驅動下的空間結構與經濟生態優化研究”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張家臺村深刻變化的實地探訪與深度挖掘,更是一次青春力量照亮鄉村振興之路的生動實踐。實踐隊員們們將帶著對鄉村振興的熱愛與責任,深入基層、貼近群眾,用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繼續關注張家臺村的發展動態,為鄉村振興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

圖為實踐隊員在校徽石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