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促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近日,長安大學赴云南迪慶“推普云嶺行,青春話振興”暑期社會實踐隊深入香格里拉市白地行政村,開展語言調查和推普活動,體驗非遺文化,探索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精準走訪調研,把握村情民意 實踐隊員深入吳樹灣村民家中和白水臺景區周邊經營主體,聚焦族別構成、教育背景及語言習得路徑等方面展開深度訪談。調查發現,近年來村民學普用普意識顯著增強,絕大多數受訪者具備普通話交流能力;返鄉大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普通話水平,在推動提升旅游業服務標準、帶動村民學習普通話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沉浸文化體驗,感悟非遺魅力 實踐團隊拜訪了當地政協委員、非遺傳承人和樹昆先生。他帶大家領略東巴舞的美妙。在院子外的空地上,和老師和他的團隊們手拉著手,在歌唱與舞蹈中與古老文化對話。采集原料、曬干、浸泡、蒸煮、漂洗、舂料、抄紙、曬紙……在親手體驗中,東巴紙制作的數十道工序猶如一幅畫卷在實踐隊員眼前徐徐展開。實踐隊員與和老師進行深度訪談,深入了解東巴文化;開設直播,記錄東巴紙制作過程,單場直播點贊量破4萬,有效傳播了當地文化。
創新推普形式,激發學習熱情 實踐隊在白地村吳樹灣充分利用村廣播傳遞推普信息;設立固定推普站點,開展生動有趣的互動游戲;舉辦普通話推廣宣講會,播放反映新時代鄉村振興主題的電影……豐富多樣的活動吸引了許多村民參與,大家踴躍認讀漢字、感受推普故事,紛紛表示將持續提升普通話能力。
履實訪企拓崗,電商助農發展 實踐隊員走訪香格里拉市鑄納挼鑾鑄納文化有限公司,與工作人員訪談交流。該公司為當地特產外銷、非遺傳承保護起了重要作用,希望繼續吸納優秀人才,為公司發展注入活力。實踐隊員為村民開設抖音小點和微店,讓當地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得以“出山入城”,助力農民增收。
文旅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通過訪談當地政府、學校和景區工作人員,實踐隊深入了解了白地在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上的系統舉措。當地堅持黨建引領推普,工作人員率先垂范,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入村入戶、廣泛宣傳。普通話教學從幼兒抓起,于整個教育過程持續推進。當地旅游環線、旅游景觀的設計以普通話為顯著標志,著力挖掘民族特色資源,將其與白水臺等自然景觀有機融合,探索出一條“以普為媒、文化賦能”的特色路徑。普通話讓深藏山中的東巴文化得以“走出去”,民族文化又通過旅游轉化為經濟效益。
此次實踐使得實踐隊員深入基層,切實體會到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促進民族團結、推動經濟發展、保護傳承民族文化的多維價值。實踐隊的推普活動提高了當地持續學習普通話的熱情,為架起文化溝通橋梁、賦能鄉村文旅融合貢獻了青春智慧。未來,這份實踐經歷將持續激勵隊員們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在服務民族地區現代化建設好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征程上譜寫更精彩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