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領下,“五育并舉”正從教育理念轉化為生動實踐。山東大學管理學院“管然一鑫”實踐團緊扣德育鑄魂、智育啟慧、美育潤心、勞育促行的育人主線,于2025年暑期深入山大路建鑫社區開展教育創新實驗。團隊通過設立“紅色歷史講述”“安全智慧課堂”“社區治理劇場”“創意手工工坊”四大課程,將五育元素融入社區場景,構建“認知提升-情感共鳴-實踐深化”全鏈條育人模式。
“德”鑄筋骨:烽火薪傳礪新人
“管然一鑫”實踐團系統梳理長征歷史脈絡與精神內核,構建起“長征精神密碼”德育課程體系,于7月7日赴建鑫社區開展。課程依托湘江戰役、遵義會議等關鍵歷史場景,通過“歷史重現+戰術復現”雙軌模式,將長征精神具象化為可感可知的德育載體。孩子們在實踐團成員細致講解四渡赤水的戰術中震驚于革命先輩的智慧與魄力,在“半條被子”“金色魚鉤”情景劇中感受軍民魚水情,在互動體驗中深刻理解長征精神的內涵。
“勞”踐初心,妙手廢舊煥新顏
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提升實踐操作能力,7月8日,“管然一鑫”實踐團開展“艾草錘DIY”非遺手作課堂。20名兒童在藥香裊裊中體驗傳統工藝,將《荊楚歲時記》記載的“采艾為人形”古俗,轉化為可觸可感的勞動實踐。孩子們將混合藥草填入棉布囊,裹緊成球后以彩線纏繞定型。這場融合非遺技藝、中醫藥智識與生態美學的勞動課,讓千年民俗在孩童掌心重煥新生,也讓孩子們在親身實踐中汲取知識,在勞動體驗中收獲成長。
7月10日,“管然一鑫”實踐團聚焦“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能力培養,開展“妙手生花——廢物利用”環保手工勞動課,在90分鐘的實踐活動中,20余名兒童完成10件作品:剪裁繪制的塑料瓶變身多肉花盆,開合設計實現“會開花的瓶子”;紙箱挖出門窗構建“玩具士兵城堡”;舊衣布料縫制個性玩偶。整個實操環節充滿歡聲笑語,孩子們不僅享受動手的樂趣,還在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忙,在“做中學”中增強社會責任感與生態文明觀。
“智”護成長,安全知識鑄盾牌
7月14日,“管然一鑫”實踐團以未成年人安全為核心,為建鑫社區的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安全科普課,實踐團將課本上的安全知識轉化為應對日常風險的方案,運用認知引導法,通過互動提問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在防范電信詐騙環節,團隊成員系統解析了當前高發的詐騙形式與典型套路,結合真實案例剖析與情景模擬演練,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識詐、反詐能力。
美”潤建鑫,兒童話劇點燃社區治理星火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山東大學“管然一鑫”實踐團隊于山大路建鑫社區活動中心開展兒童話劇培育計劃。活動以“美育浸潤社區”為理念,通過沉浸式戲劇教育,引導青少年在藝術實踐中深化社區認同。實踐團通過四幕社區治理主題劇本,生動展現“問題社區”到“和諧家園”的蛻變歷程,同時引導孩子們在劇本中思考社區治理內核。
本次“管然一鑫”實踐團以“五育并舉”為綱,深耕建鑫社區,通過系統化的課程,將理論轉化為生動實踐,在服務社區兒童、賦能基層治理的同時,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為助力社區發展貢獻了青春力量。